简介:随着慢性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人类学关于慢性病的研究正逐步展开。本文在全球现代化及国家对慢性病控制的背景之下,分析村民对“病”的分类及其对慢性病的理解。村民根据经验给出了正病与外病、大病与小病、慢病与快病三种分类。村民对这些分类的使用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而慢性病这一历史性事实却处于尴尬的位置。与此归类问题对应的是患者对于病因解释的不确定性。这种解释的不确定性不仅是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患者理解上的困惑与模糊,而且有其实践意义。不确定的解释与生物医学的精确性的冲突提醒我们:在防治慢性病的工作中,应该抱有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尝试理解患者的困惑与不解,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医疗方式应对疾病。
简介:宋人语境中的“草泽”,通常是指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文化知识或者德行名望的民间人士,其中一部分人有意愿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宋朝政府对此展现了一定的积极态度,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教育的推动与书籍刊印的普及,宋代草泽有可能更加充分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是,统治集团高层将奖掖草泽更多地视为一种自我标榜的政治姿态,同时出于维护既有政治秩序的考虑,草泽参政的空间难免遭到压缩;而占据政坛主流、进士科出身的官员群体,亦不能真正认同草泽出身官员的政治地位。加之草泽自身也存在着学艺不精、经验不足以及鱼目混珠等限制性因素,故而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应当是思考宋代平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有益角度。
简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人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滋润了人们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又如宏大的历史画卷,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透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作为顺义区唯一一所国家级国学经典教育联盟中华传统文化实验校,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五中学一直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事来做,在传承传统文化之路上愈行愈远,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正慢慢在京畿大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