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 NCEP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 2018年 8月 11~16日永登县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永登县连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因为台风“摩羯”北上,北方南下的冷空气配合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暧湿气流的水汽输送,在台风残余环流以及低层切变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此次天气过程中, 850hPa永登县的比湿处于 10g/kg~ 14g/kg之间,水汽通量处于 8g/( s·cm·hPa )~ 15g/( s·cm·hPa)之间,水汽条件较好,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的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差大值与永登县连阴雨天气过程中的主要强降水时间段保持对应。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各模式预报场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20年7月22-23日大范围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高层影响系统中,高空冷平流叠置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同时西太平洋副高的稳定维持,导致高空槽移动缓慢,稳定维持在我州上空,系统的长时间维持,导致降水量级增大;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致使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从雷达特征分析,傍晚时分移入的对流云系更具有强对流天气特征,发展迅速,能量较强,影响夜间降水的云系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此次降水过程模式预报具有一定的偏差,导致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预报以及量级的把握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简介:摘要:使用观测资料、卫星和雷达产品等对2019年4月11-12日百色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500hPa高空槽激发中低层中小尺度系统,850hPa西南急流使近地层增温增湿,地面冷锋触发强对流天气。过程前期为风暴单体影响,过程后期地面冷锋触发飑线,飑线后方出现速度模糊可指示大风的发生。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郴州市2018年8月26-31日暴雨过程进行分析。从大尺度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对流不稳定层结等方面,诊断分析“8月26-31日”郴州暴雨过程。关键词:热带低压、暴雨天气、中尺度特征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亚欧大陆中高纬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此次天气主要影响系统包括西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低涡、中尺度对流系统、低空急流。在强降水天气出现之前对流层中低层已构建起由孟加拉湾、南海朝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区供应水汽的通道,持续的水汽输送,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适宜的动力条件。温度平流垂直剖面上低空冷平流为西南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并且低层冷下垫面上主要呈"上冷下暖"的状态,这比较适宜于大气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6月21日海西州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是在亚欧大陆环流经向度较大、低槽持续增强为高空冷涡的环流形势下产生的。冷涡较为深厚,促使系统发展较慢,海西州东部出现降水天气。在冷锋的作用下,冷空气不断南下到降水落区,在海西州东部一带表现为“上冷下暖”的结构特点,不稳定性比较显著,同时配合着适宜的水汽条件、地形抬升条件以及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条件,这些推动了局部地区强降雨的形成。在本次强降水天气期间,对流单体生命史较短,结构比较松散,在东移南下期间,沿地面辐合线持续新生增强,强降水主要发生时间段对应着单体合并增强时间段。
简介:摘要:2020年2月13日-14日,浦东机场出现了一次降水伴随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期间云高于13日22:12降至90米,最低达60米,主导能见度于14日04:52开始迅速转差至900米,最低降至300米。塔台于13日22:16开始低云低能见度运行准备,14日06:15至12:30实施低云低能见度运行,低云低能见度运行时间持续6小时15分钟,对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造成了较大影响,现对本次天气服务过程进行总结回顾。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3年6月7-9日施甸县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低层偏南急流、季风低压、200hPa南亚高压、地面弱冷空气,这些为本次降水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此次降水期间,有1条源于印度洋的西南急流水汽通道不断朝施甸县传输水汽;施甸县上空水汽条件充沛。降水过程中,施甸县K指数达到35℃以上,施甸县对流有效势能(Cape)高,为本次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卫星云图资料显示本次降水天气是由中α尺度与中β尺度对流系统共同引起的。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雷达资料诊断分析2021年7月25日保山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东北气流控制保山高空区,虽然低层配合辐合切变线,只是系统维持时间较短,并没有低空急流配合,使得风速偏小,形成大到暴雨和局部大暴雨的动力条件不足;比湿数值偏大,中低层水汽强辐合,再加上高中低层三条水汽通道共同作用,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因上升运动强烈,再加上动力抬升条件好,进而引发保山市大到暴雨和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常规气象资料、AWOS资料以及微波辐射计等相关探测资料对2022年12月19-20日乌鲁木齐机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乌鲁木齐机场逆温层的形成和地面均压场的稳定形势对大雾天气的出现以及维持比较有益。大雾天气的高低空和地面系统的配置为乌鲁木齐机场大雾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此次乌鲁木齐机场大雾天气出现过程的水汽条件一般,这种大雾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极易出现变化,难以准确进行预报。气温的变化和跑道视程(RVR)的变化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大雾天气出现过程中,乌鲁木齐机场地面风速不大,多为静风。逆温层是此次乌鲁木齐大雾天气产生以及维持的关键条件,适宜的逆温层顶高度和强逆温层对乌鲁木齐机场大雾天气的形成以及维持比较有益。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控阵雷达这项技术开始在气象上投入试验及使用。本文使用多普勒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的反射率产品做对比,加上相控阵雷达其他产品的展示,分析了2021年4月28日影响厦门机场的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相控阵雷达对于对流云团演变的快速判断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