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系膜剥离法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完成研究,观察对象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80名患者,借助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共两组,其一研究组(n=40)予以腹腔镜系膜剥离法切除术治疗,另一对照组(n=40)予以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比较,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腹腔镜系膜剥离技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具有优势,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简介: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48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为6.76%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3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92%和10.81%(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苏醒时间较为理想,减少了术后躁动,并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诱导化疗在舌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在医院接受诱导化疗的的 70例舌癌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一的手术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进行诱导化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相关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诱导化疗在舌癌治疗中价值的研究,可以发现:诱导化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至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共2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个性化肠内营养管理联合足底反射治疗对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84例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性化肠内营养管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反射治疗。比较两组的胃肠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血清白蛋白、胃动素及P物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胃动素及P物质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腹腔镜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个性化肠内营养管理联合足底反射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清白蛋白指标,调节胃肠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