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相关研究表明,静磁场可以促进细胞成作用,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关于其具体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大量学者通过实验试图明确这一机制。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静磁场 成骨作用 机制 成骨细胞
  • 简介: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替代材料,突出特点是具有成迅速,不仅可以和组织结合,还可以和软组织结合.在牙周病缺损、牙槽重建以及听骨链重建等临床应用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BG的成作用、成机制、性能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实验 骨替代材料 研究进展 牙周病 骨缺损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12岁。因“唇腭裂术后前牙地包天”求治。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史。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修复后,侧面呈凹面型。

  • 标签: 牙移动 唇腭裂手术 植骨 早期 家族遗传史 腭裂术后
  • 简介:通过对恒牙期52例正常个体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探讨正常人颏部对谐调颜面外观方面的代偿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正常人颏部深度方向的代偿机制与下颌基位置无关,性额部相对下颌的突度与软组织颏部厚度互相补偿。②正常人颏部高度方向软组织颏下厚度随下颌体前缘高度的相对增加(减少)而相对减少(增加)

  • 标签: X线头影测量 骨骼 软组织
  • 简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可以来源于骨髓、脐带血、外周血及胎儿肝脏,其丰富的来源、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其参与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特性能够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已成为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的新生力量。但目前来看,EPCs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就目前有关EPCs的来源、分离与培养、鉴定、诱导与分化和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骨组织工程 血管化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对牙槽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牙周检查和CBCT检查。结果: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平均牙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的前牙出现了开窗和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开窗和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
  • 简介:目的:比较上颌大型缺损后,行颧区成形术,在颧骨体底部垂直于(牙合)平面方向植入的种植体,与直接往颧骨体斜向30°植入的种植体在垂直(牙合)力作用下表现的生物力学行为差异.方法:按照两个不同种植体义颌的设计特点建立两个一侧上颌大型缺损种植体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垂直于(牙合)平面加载100N,比较两者的受力情况.结果:斜向植入种植体颈部最大等效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最大拉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10倍;最大压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5倍;最大剪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虽然两者在颧骨体以外其余部位的应力分布均类似于颧突支柱的应力传导路径,但斜向种植体受侧向力后在主要传导路径上的最大应力值都要明显高于垂直种植体的轴向受力情况.结论:无论是颧骨体研究区的应力分布,还是颧骨体以外其余颅骨骨质的应力情况,垂直植入都要明显优于斜向植入.提示采用在颧区垂直种植的颧颊翼种植体义颌,比颧骨体斜向种植的常规种植体义颌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表现.

  • 标签: 种植体 植入 颧骨 生物力学 义颌 骨内种植
  • 简介:目的临床复查中,对于下颌萎缩患者,由于口底升高常导致难以放置口内平行投照牙片,而口外拍摄技术,如曲面断层片则常常存在下颌前牙区影像的失真。在本研究中,对口内平行投照牙片和曲面断层片在评估种植体周边缘吸收方面进行了比较。材料和方法应用曲面断层片和平行投照牙片对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周边缘吸收进行测量,对种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出血指数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在统计分析中选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混合模型,临床参数及其对吸收的影响采用Bland-Altman方法计算。结果计算曲面断层片(MKII种植体系统组为2.4mm±0.2mm,Frios组为1.6mm±0.2mm)与口内平行投照牙片(相应为2.6mm±0.2mm和1.4mm±0.2mm)上的吸收测量值之间的最小均方差为0.2mm(范围为0.1~0.8mm)。上述2种X线投照技术在测量边缘吸收精确性方面临床上是可比的。结论在下颌严重萎缩,牙片放置困难的情况下,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口内平行投照牙片来对种植体周边缘吸收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平行投照 牙片 下颌骨前牙区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个上前牙拔牙后即刻种植与牙槽嵴保存后延期种植愈合4个月后的效果。本试验中,种植体以至少35Ncm扭矩植入,即刻无咬合负重。材料和方法:106名需要上颌左右第二前磨牙之间任意一个牙位拔牙后即刻种植牙的患者,在拔牙后颊侧缺损与腭侧相比小于4mm。患者根据平行组设计在3个中心被随机分为即刻种植组(immediategroup,54名患者)和延期种植组(delayedgroup,52名患者)。延期种植组的患者牙槽用无机小牛骨覆以可吸收胶原膜保护。种植体与的间隙用无机小牛骨充填,其中17名患者并未采取此措施。拔牙窝保存4个月后,延期种植体被植入。以至少35Ncm扭矩植入的种植体植入后即安装无咬合接触的临时冠,4个月后行最终修复。结果从失败率、并发症、美学评价(pinkestheticscore,PES)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考虑,由单盲的评估员记录。所有患者均随访至负重后4个。结果:由于某些患者种植时不能达到35Ncm的扭矩,即刻种植组中的19个(35%)种植体以及延期种植组中的39个(75%)种植体没有即刻负重。没有患者退出。即刻种植组中2例失败,延期种植组中没有失败病例。与延期种植组(1)相比,即刻种植组(8)出现了较多的小并发症,这一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在最终冠修复4个月后,即刻种植组与延期种植组的美学评分分别为12.8和12.6。在美学评价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别,患者满意度亦是如此。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美学评价在两种方法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时,拔牙窝用无机小牛骨预先保存的患者有可能在种植时难以使用较大的扭矩。

  • 标签: 延期 即刻 拔牙后种植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不同表面形态的种植体与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种植义齿长期稳定性的种植体表面形态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对2307例(3652枚)种植体进行追踪观察0.5~10年.分析比较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之间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种植体长度因素。结果发生种植体周围炎35例,发生率0.96%。其中负重前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6例,负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9例。大颗粒喷砂酸蚀(SLA)表面、钛易耐(TiUnite)表面及可吸收性喷砂介质(RBM)表面形态的种植体其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形态的种植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年龄和性别对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8)。10~12mm种植体显示出了更高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结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粗糙表面形态的种植体;年龄、性别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并不能认为种植体的长度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牙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表面形态
  • 简介: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性。方法28例伴有牙槽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种植体(共34枚)分成2组,分别行GTR,其中试验组(n=18)在术中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系统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对照组(n=16)采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清创。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个、治疗后6个和治疗后12个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影像学垂直增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对比,并在基线、治疗后3个、治疗后6个和治疗后12个进行临床指标的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PLI、BI、PD、CAL及影像学垂直增量均较治疗前(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BI、PLI、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5.103,PBI=0.031;tPLI=5.556,PPLI=0.025;tPD=4.440,PPD=0.043;tCAL=4.879,PCAL=0.034)。患者治疗后6个,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994,PPD=0.033;tCAL=4.831,PCAL=0.035)。患者治疗后12个,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302,PPD=0.046;tCAL=4.325,PCAL=0.048)。患者治疗后6及1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的PLI和BI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影像学垂直增量在治疗后3、6、12个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31,P3=0.035;t6=4.412,P6=0.044;t12=5.087,P12=0.031)。结论在改善种植体周围炎炎症水平及促进牙槽再生方面,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GTR较机械刮治联合GTR更具优势,可�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龈下刮治术 种植体周围炎 甘氨酸龈下喷砂
  • 简介:牙种植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修复上颌前部美学区域的2颗相邻牙齿缺失同时伴软硬组织的不足。在本文报道的病例里用牙槽牵引技术来增加上颌中切牙周围的软组织和硬组织而改善种植区域的初始条件。牵引后3个,拔除2个中切牙的牙根,在拔牙窝里即刻种植上2颗螺纹型的种植体。然后临时即刻修复,在UCLA基台上制作丙烯酸树脂全冠。这样可以提供一个理想的外形来支持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种植体植入后6个修复全部完成,2个全瓷冠粘接到分别预备的氧化锆基台上。上述的修复方案似乎在美学区域有较大组织缺损的病例恢复牙齿天然美学效果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即刻牙种植 修复 初始条件 种植体 牙槽骨牵引 美学效果
  • 简介:颧骨位于面中部,参与面部宽度和突度的形成,是面部结构、功能和美观的关键标志。因其体表位置较突出,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又因其参与眶外侧壁、眶底及颧弓的构成,故颧骨的骨折常波及上述邻近而引发颧骨复合体骨折。根据最小侵袭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切口,应用恰当的内固定材料,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运用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检索的方法对1例颧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颧骨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材料 循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螺旋CT资料构建上颌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及在上颌缺损伴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上颌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应用于上颌缺损伴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结果:6例上颌缺损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患者,利用构建的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赝复体修复,患者的赝复体固位良好,面部外形、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螺旋CT数据能构建准确的上颌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能解决上颌缺损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患者赝复体修复的取模难题。

  • 标签: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三维模型
  • 简介:成釉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内肿瘤,目前文献报告例数较少,因而该疾病的流行病学、治疗方式以及预后仍不清楚。作者报告成釉细胞癌1例,采用病灶及病灶周围2cm颌、软组织扩大切除方式,病理检查证实为成釉细胞癌,术后未行放疗或化疗。目前患者正随访中,无复发及远处转移迹象。

  • 标签: 成釉细胞癌 成釉细胞瘤 颌骨
  • 简介:目的:探讨高效的原代成年大鼠下颌成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4-6周SD成年大鼠处死并取出下颌,剪碎,用改良的酶消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素免疫荧光染色和钙结节染色等方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素染色和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组织块培养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下颌成骨细胞,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 标签: 下颌骨 成骨细胞 牙槽骨 细胞培养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软衬材料应用于上颌缺损早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软衬材料对6例上颌缺损患者进行早期修复,并与同期在上颌切除术后3个以上,进行常规硬性基托修复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面型.结果:应用软衬材料进行早期修复的患者主观感觉好,口角无明显歪斜,面型较理想.结论:软衬材料应用于上颌缺损早期修复,能在术后早期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减轻面部畸形,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软衬材料 早期修复 上颌骨缺损 患者 面型 术后早期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垂直面型下切牙生理性调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同垂直面型拔牙矫治病例,治疗初半年内先行远中移动下尖牙,下切牙进行生理性调整,调整前、调整三个、调整六个拍头颅侧位片,取阶段模,统计分析由SPSS10.0完成.结果半年自行调整后,高角组L1-MP角由96.7°调整为89.6°,均角组由100.2°调整为93.7°,低角组由106.3°调整为99.5°,但三组间下切牙生理性调整的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切牙生理性调整的量值与垂直面型未见相关,下切牙生理性调整后的位置与垂直面型相关.

  • 标签: 下切牙 生理性调整 垂直骨面型
  • 简介:目的:应用SD大鼠下颌来源的成骨细胞,观察成骨细胞对普伐他汀的摄取,研究其可能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将成年大鼠成骨细胞与溶于PBS的药物共同孵育后,弃去细胞外液,收集细胞悬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药物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以细胞内药物含量与细胞蛋白的比值作为药物转运量的观察指标。同时考察时间和药物浓度对成骨细胞摄取普伐他汀的影响,以及普伐他汀对成骨细胞OATP1(Organicaniontransportingpolypeptide1)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高效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测定普伐他汀的量。(2)成骨细胞可将普伐他汀转运至细胞内。(3)成骨细胞对普伐他汀的摄取随着药物浓度及给药时间的增加呈现饱和趋势。(4)普伐他汀可上调成骨细胞OATP1的表达。结论:成骨细胞有转运普伐他汀的能力,且可能以OATP1转运载体为介导的主动转运。

  • 标签: 普伐他汀 人工种植牙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