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应用果酸换肤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疗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根据轻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经果酸换肤和配合多种护理措施,患者治疗后4、8、12、16、20周后,皮损减退率分别为29%、38%、65%、73%、82%,有效率分别为78%、89%、95%、100%、100%,不良反应主要为白霜、烧灼感、刺痛,红斑以及色素沉着。结论果酸换肤治疗是治疗轻中度痤疮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会明显降低该治疗方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与痣的数目紧密相关,但文献中缺乏在特定解剖部位的CMM和同一部位的痣的数目相关性信息,作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来自意大利的1992—1994年542例CMM和538例来自医院的对照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由经培训的皮肤科医生检查记录患者和对照组黑色素痣的数目,并对检查部位痣的数目与该特异部位发生CMM的危险率进行多变量优势比(ORs)和95%可信区间(95%CIs)分析,在相应部位发生CMM的最大数目与最低数目痣的优势比,面颈部为1.4(95%CIs:0.7~2.8),躯干前部为2.3(95%CIs:1.1~4.9),躯干后部为4.9(95%CIs:2.9~8.4),上肢为2.9(95%CIs:1.2~6.6),下肢为5.0(95%CIs:2.9~8.5)。在病例-病例分析中,比较特定部位CMM与所有其他部位的CMM,唯一额外的风险是躯干背侧,痣数量最高值与最低值间的OR为2.1(95%CIs:1.2~3.6)。本文的研究数据不支持在每个单一解剖位置痣都有特异影响作用的假说。特定解剖位置痣的数目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相关性@RandiG.$IstitutodiRicerche...
简介: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及血清IL-38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IL-38水平与主要病情评价指标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30例SLE患者及20例对照者PBMCs中IL-38mRNA表达量,用ELISA法测定72例SLE患者以及63例对照者血清IL-38水平,比较SLE患者与对照者IL-38的mRNA及血清水平是否具有差异,分析血清IL-38阴性(血清IL-38〈31.2pg/mL)与IL-38阳性(血清IL-38I〉31.2pg/mL)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SLE患者IL-38mRNA表达量、血清IL-38阳性率以及血清IL-38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Z=-2.34,P=0.019;X^2=10.19,P=0.002;Z=-4.04,P〈0.001)。血清IL.38阳性的患者抗dsDNA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且其SLEDAI评分低于IL-38阴性患者(t=-2.76,P=0.02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38的降低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及病情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