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微创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平均切除时间15min,平均旋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乳腺微创技术。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MAMMOTOME 微创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射频设备HabibTM4X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2月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应用Habibm4x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手术,其中11例实施不规则肝切除,5例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无肝门阻断。平均手术时间(141±62)min(55~225min),平均出血量(93±66)m1(20-250m1),肿瘤平均直径(7.8±1.9)cm(5.6~12.5cm)。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腹腔脓肿、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选择合适患者应用HabibTM4X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是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HabibTM 4X
  • 简介:背景与目的:不典型鞍区病变易于误诊,特别是鞍内动脉瘤,误诊后处理往往十分被动。本文结合我们误诊两例鞍内动脉瘤,探讨鞍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后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们误诊两例鞍内动脉瘤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例患者术前误诊鞍区骨源性病变,1例误诊垂体瘤,均存经蝶手术过程中发生汹涌出血,术后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垂体功能低下及高泌乳素血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上异常流空信号为其特征影像改变。结论:非典型鞍内动脉瘤诊断困难;当磁共振非典型鞍区病变表现,且有垂体功能低下和(或)视力下降时,或磁共振显示有异常流空信号,应常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 标签: 鞍内动脉瘤 诊断 误诊
  • 简介: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6MXV-X线根治调强适形放疗,实验组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同时,节拍口服卡培他滨每次500mg,每日2次,疗程12个月或至疾病进展为止。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共有111例患者完成实验,近期疗效:实验组有效率(RR)100%,对照组有效率9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实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2.3%和78.3%,位总生存时间(os)58.838个月,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40.719个月;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7.8%和50.0%,位OS50.126个月,位PFS24.962个月。两组间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OS:X^2=5.587,P=0.018;PFS:X^2=3.868,P=0.049)。两组治疗结束后均出现VEGF、PDGF-BB水平下降,TSP-1水平升高,且实验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间各指标变化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皮肤反应及口腔、口咽部黏膜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增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能力,而并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调强放疗 节拍化疗 鼻咽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术定位检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腹腔镜辅助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SLN定位检测指导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炎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IL-6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3、7天)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RP、IL-6水平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77.5%,对照组患者总生存率67.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SLN术定位检测能够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可靠,且能够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 手术
  • 简介:背景与目的:实验证明MMP-9与IL-17可促进各种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发展,但有关MMP-9与IL-17是否共同参与了垂体腺瘤发生、尤其是否与侵袭有关,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MMP-9和IL-17垂体腺瘤组织表达,探讨二者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收集7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IL-17、MMP-9肿瘤组织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9侵袭垂体腺瘤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和91.7%.明显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17-4%和57.7%fP〈0.05);IL-17侵袭垂体腺瘤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和81.7%,明显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17.7%和50.97%fP〈0.05)。RT—PCR显示侵袭垂体腺瘤组IL—17、MMP-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组。结论:IL-17、MMP-9高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密切相关,并且共同促进垂体腺瘤侵袭生长,二者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有效指标。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1病例患者女性,44岁.因子宫肌瘤10余年,白带带血丝3年收住我院.妇科检查:宫体位,不规则增大如孕8~9周大小,活动欠佳,双侧宫旁软.B超示:"子宫肌层见多个大小不等回声结节,大者5.4cm."临床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宫切除术.

  • 标签: 子宫 腺瘤样瘤 临床病理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局部治疗方式多种肿瘤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关注。2001年,里程碑式INT0116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放射治疗胃癌治疗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文就目前胃癌中放射治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 放射治疗 靶区 D1/D2清扫术
  • 简介: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MTA1表达水平及细胞核、细胞质内定位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预后相关,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肠癌组织芯片(30例肠癌组织、10例转移组织、8例正常组织)检测MTA1与Sox2蛋白表达水平及定位情况,统计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相关;并初步探讨Sox2与MTA1表达相关。结果①肠癌组织及转移组织MTA1细胞质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肠癌组织与转移组织间MTA1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②MTA1细胞质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3),生存时间〈5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细胞质内MTA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生存时间≥5年患者组织(P=0.007);③Sox2肠癌组织细胞核及细胞质内表达均与MTA1细胞质表达具有显著相关(P〈0.01)。结论MTA1细胞质过表达提示结肠癌预后不良,这可能与Sox2过表达相关。

  • 标签: 结肠癌 MTA1 SOX2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回顾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检测胃癌病灶能力和在术前肿瘤分期中作用。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癌患者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轴位CT图像、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和MPR结合CT胃镜(CTgastroseo-PY,CTG)检出胃癌病灶准确率以及轴位CT图像和MPR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结果轴位CT图像、MPR和MPR结合CTG检测胃癌病灶准确率分别为84.76%、91.43%和95.24%,轴位CT图像与MPR以及MPR与MPR结合CTG之间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轴位CT与MPR结合CTG检出胃癌病灶准确率有显著差异(X^2=6.40,P〈0.05)。轴位CT图像与MPR对胃癌肿瘤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6.40%和87.50%,两者有显著差异(X^2=3.88,P〈0.05)。结论与轴位CT图像相比,MPR结合CTG显著提高胃癌病灶检出率,MPR可明显提高胃癌肿瘤分期准确率。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癌 分期
  • 简介:目的: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对放疗和常规化疗不敏感,格列卫是唯一能够对间质瘤有抑制作用药物,寻求能和格列卫起到协同抑制作用药物对治疗间质瘤意义重大。方法:本实验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格列卫对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IST-T1进行体外抑制实验,使用MTT和凋亡检测药物作用效果,并使用Westernblot检测其可能机制。结果:辛伐他汀联合格列卫对GIST-T1增殖抑制作用较单药更为明显,该作用是通过caspase-3介导凋亡途径完成。使用JNK抑制剂SP600125可以逆转辛伐他汀造成凋亡,进而减少辛伐他汀造成细胞杀伤。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通过磷酸化JNK-MAPK信号通路诱导凋亡途径,促进格列卫对间质瘤细胞系GIST-T1杀伤作用,可能会对临床格列卫治疗提供增效作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格列卫 辛伐他汀
  • 简介:20世纪50年代Makino等[1]通过肿瘤细胞自体移植实验发现肿瘤组织中极少数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能诱发新肿瘤组织,首次提出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理论.该理论认为,肿瘤干细胞作为一类特殊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以及高致瘤和耐药性特点,可以通过分化为肿瘤细胞而产生肿瘤,即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启动、增殖生长、转移复发根源.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滑膜肉瘤 自我更新能力 肿瘤组织 肿瘤细胞 分化潜能
  • 简介: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当前对其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显微光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快速发展并在神经外科应用,使得对胶质瘤治疗逐渐从常规诊疗向个体化诊疗转变。胶质瘤个体化手术治疗包括了术前、术针对胶质瘤解剖部位、毗邻区功能特点、肿瘤性质评估与诊断,以及针对上述诊断和信息所行手术方案,进而实现不同个体不同术式。术于导航辅助下在肿瘤周边多位点取少量瘤周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对存在肿瘤细胞残留部位进行标记和定位,作为术后个体化放疗重点放疗区。通过对手术标本肿瘤细胞染色体以及基因检测,了解与脑肿瘤化疗药相关基因状态,进而据此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

  • 标签: 胶质瘤 个体化诊疗 手术 分子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用于腰椎退行滑脱治疗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17例明确诊断腰椎退行滑脱单节段病变患者进行了后路椎板开窗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1.3岁。手术节段分布:L3/4间隙3例,L4/5间隙10例,L5/S1间隙4例。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术前及随访时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比及椎间活动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5.4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2.7,末次随访1.8±1.2;VAS腿痛评分:术前3.1±2.4,末次随访1.2±0.9。ODI指数:术前(39.4±17.3)%,末次随访(14.8±11.2)%。术前及随访时所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间高度比:术前2.5±1.2,随访时2.8±1.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活动度:术前(4.6±1.5)°,随访时(1.8±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内固定是轻度腰椎退行滑脱一种早期疗效满意治疗选择。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p27和CyclinD1分化型甲状腺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以及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p16、p27和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70.0%和62.5%;p16蛋白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大小及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P〈0.05);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P〈0.05);p16阳性表达与CyclinD1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0.283);p27阳性表达与CyclinD1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0.279)。结论: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指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P16 P27 CYELIND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KYGWA型一次吻合器贲门胃底癌应用。方法统计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实行根治或姑息手术贲门胃底癌患者593例,其中应用吻合器217例(吻合器组),未用吻合器376例(手工组)。对两组开胸率、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吻合口狭窄、近断端癌残留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结果吻合器组开胸率21.66%,手工组72.87%,吻合器组开胸率明显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4.15%,手工组2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和近断端癌残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胃底癌切除术利用国产一次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开胸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该吻合器价格低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使用。

  • 标签: 贲门胃底癌 KYGWA型吻合器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结肠癌组织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7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术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比较两种组织TIDC密度及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MHC-Ⅱ)、CD54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结肠癌组织TIDC密度、TIDCMHC-Ⅱ和CD54表型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肿瘤细胞类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明显低于高分化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4,P﹤0.01);TNM分期Ⅲ期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TNM分期Ⅱ期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5、3.278、5.750,P﹤0.01)。结论TIDC结肠癌组织密度下降,不成熟调节树突状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有关。

  • 标签: 结肠癌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脏转移肿瘤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转移肝瘤,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Gy时,90%等剂量面包绕PTV;每次剂量8Gy时,70%~80%等剂量面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给量2Gy/次,1次/日,5天/周.照射次数25~30次,总剂量50Gy~60Gy.或者8Gy/次,3次/周,共3次.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PR)50%.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5%.放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肝转移局部控制率.我们认为晚期病人出现肝转移时,在其它部位病灶尚稳定情况可选择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 标签: 肝脏肿瘤 转移性肿瘤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透明细胞肉瘤(clearcellsarcoma,CCS)又称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ofsoftparts,MMSP),是一种发病率较低恶性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1%。CCS发病部位以四肢末端最为常见,尤以足髁部多见,也可见于腹壁、阴茎、肾、小肠及结肠等部位[1],但原发于头颈部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右颌透明细胞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

  • 标签: 头颈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bv-miRNA低分化NPC细胞株C666-1(EBV+)和CNE-2Z(EBV表达水平随传代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性表达进而分析其功能.方法:常规培养NPC细胞株C666-1和CNE-2Z,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RT-PCR检测LMP-1和LMP-2AmRNA表达以判断EBV感染情况;miRNA芯片技术检测EBVmiRNAs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荧光定量RT-PCR进行验证;复习文献了解ebv-miRNA调控靶基因以了解其功能.结果:从C666-1和CNE-2Z两株细胞抽提总RNA纯度高,A260/A280〉2.0,A260/A230〉2.1,RNA完整好.C666-1具有比CNE-2Z更高LMP-1和LMP-2AmRNA表达.ebv-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表明39个ebv-miRNAs19个两株细胞显著差异性表达;荧光定量RT-PCR结果证实ebv-miR-BHRF1-1和ebv-miR-BART14*C666-1表达升高而ebv-miR-BART8*表达降低,与芯片结果趋势一致;复习文献,EBVmiRNAs功能远不清楚,少数已知靶基因涉及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免疫反应和病毒DNA复制等方面.结论:ebv-miRNA低分化NPC具有差异性表达并广泛参与基因调控.不同NPC细胞EBVmiRNA表达差异预示着基于ebv-miRNANPC个性化治疗可能.

  • 标签: 鼻咽癌 EPSTEIN Barr病毒 微小RNA 表达谱 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