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方法将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传统护理,而观察组根据引起苏醒期躁动因素给予针对预防性护理措施,监测并记录两组苏醒期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情况,同时分析两组躁动发生率并评价躁动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35.3%低于对照组14.7%,P〈0.05),且两组躁动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降低手术对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柱后路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医源性平背综合征是由手术操作而导致腰椎不可逆性岳凸畸形,从而引起躯干前倾、腰背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973年,Doherty报道了脊柱侧凸后路Harrington系统撑开矫形内固定术后由于腰椎前凸丧失而导致躯干前倾。此后不久,Moe和Denis将该躯干前倾症状定义为平背综合征(ilatbacksyn—drome).此后,越来越多文献对此进行厂报道,提醒在使用器械撑开腰骶椎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平背综合征。笔者对医源性平背综合征病因及其预防综述如下。

  • 标签: 腰椎 脊柱后凸 综述文献
  • 简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常见脊柱损伤,多由高能量致伤力导致,如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由于椎体爆裂性骨折多伴有脊柱后结构损伤,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并大都有椎管被骨折块侵占,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压和稳定.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近期治疗理念并没有大改变,但手术方法却有一些变化.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手术治疗 椎体 常见 脊柱稳定性 坠落伤
  • 简介:1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行外科治疗预后2003年第5期报道美国爱荷华大学1932~1948年对444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进行长达50年随访观察,其中117名未治疗患者与年龄相当、性别相配志愿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二者之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2%,而对照组为15%.如果侧凸大于80°或顶椎在胸椎,则呼吸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下腰痛发生率为61%,而对照组为35%,但大多数为轻至中度疼痛(68%).如果畸形在胸椎且大于100°,则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死亡大大增加.未治疗轻、中度脊柱侧凸患者,除了外观畸形之外,其日常生活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患者 特发性脊柱侧凸 对照组 发生率 治疗 随访观察
  • 简介:1引言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在胚胎期脊柱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分节不全或/和形成不良所致一种先天性畸形,由于脊柱两侧生长发育不平衡而出现侧凸.国内报道先天性脊柱侧凸发病率占脊柱侧凸3.1%~5.19%.文献统计约25%病人合并有脊髓异常,30%存在泌尿、生殖系畸形,10%有先天性心脏病[1].

  • 标签: 先天性脊柱侧凸 治疗 临床进展 分类 外科手术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构成关节各种组织,如滑膜、软骨、韧带、肌腱以及骨骼均可受累。手足病变最为常见,多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颈椎亦常受累,表现为各种颈椎不稳,可导致延髓、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表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颈椎RA患者常合并周围关节畸形、僵直或活动受限,体格检查不能准确评估神经功能状态,患者一旦出现明显神经症状,颈椎不稳已进展较为严重。因此,应加深对颈椎RA认识,有助于疾病及时诊治。本文将就颈椎RA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 关节炎 类风湿 综述
  • 简介:腰椎峡部是指上下关节突之间部分及相应部位椎板,是神经弓最薄弱之处,如果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之间无移位,则关节突间峡部缺损称为峡部裂;峡部裂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双侧峡部裂可能产生患椎及以上脊柱向前滑移,即为峡部裂性椎体滑脱(isthmicspondylolisthesis,ISS),一般呈低度且无神经症状.目前对成人腰椎ISS相关进展很少提及[1],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成人 腰椎峡部裂椎体滑脱 病因 发病机制 影像学诊断
  • 简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好发于亚洲人群颈椎退行性疾病,由于颈椎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从而继发椎管狭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导致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1]。OPLL为亚洲人群颈脊髓受压常见病因,首先由日本学者Tsukimato于1960年报道[2]。Fujimori等[3]通过对1500例日本病例CT扫描分析发现,颈椎OPLL发生率可达6.3%(男性8.3%,女性3.4%)。OPLL根据骨化物形态不同可分为局灶型、节段型、连续型和混合型[4]。由于颈椎OPLL进展缓慢,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神经症状,一般选择非手术治疗。

  • 标签: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分析5种测量喙突形态方法数值变化,探讨何种指标对于判断喙突撞击症导致肩胛下肌腱损伤最有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左肩52例,右肩48例;损伤分级:0级22例,1级36例,2级23例,3级19例,行MRI检查,分别测量患者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distance,CH)、喙突指数(coracoidindex,CI)、喙突体与关节盂之间夹角(A1)、喙突颈与关节盂之间夹角(A2)、喙突颈与喙突体之间夹角(A3),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分别计算各组数据P值(α=0.05),CH: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P=0.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P=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喙突形态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喙突撞击症发生,最终引起肩胛下肌腱不同程度损伤。

  • 标签: 喙突 形态改变 肩胛下肌 损害 MRI
  • 简介:60只4月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正常健康组,Ⅱ:病理模型组,Ⅲ:病理+药A组,Ⅳ:病理+药B组,Ⅴ:病理+药C组。Ⅱ~Ⅳ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1mg/100g,2次/周,共8周。Ⅲ~Ⅴ组第8天起灌胃中药,以腰椎骨密度和胫骨骨组织形态学为指标。结果:Ⅱ组骨密度明显低于Ⅲ组(P<0.01)。Ⅲ~Ⅴ组骨密度比Ⅰ组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最显著者为Ⅲ组(P<0.05~0.01)。骨组织形态学观察以Ⅲ组技果较好。本实验提示:用阴阳双补原则在临床治疗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适宜

  • 标签: 补肾方 拆方研究 骨组织 腰椎骨密度 病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简介:颈椎后路钢板螺钉是一种有效颈椎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颈椎不稳、缺损,尤其是后柱部分缺损.侧块螺钉目前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颈椎弓螺钉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一项新技术.本文对其适应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后路钢板螺钉固定技术 颈椎弓螺钉 适应证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胸腰段(T11~L2)脊椎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发生损伤:①胸椎较为固定,胸腰段成为活动腰椎与固定胸椎之间转折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②胸椎生理后凸,腰椎生理前凸,胸腰段为两曲度衔接点,肩背负重应力集中部位。③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腰段移行。以上3个特点构成胸腰段脊柱损伤发生率高内在因素。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腰背部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有效、简便方法.方法:26例腰背部大面积皮肤剥脱伤中,6例应用穿刺法,20例采用置管引流法,并加压包扎治疗.结果:6例穿刺法中,4例一次治愈,2侧改用引流法治愈;20例置管引流法中,17例一次治愈,3例再行穿刺法治愈,均无皮肤坏死.结论:腰背部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应用穿刺法或置管引流法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所需时间短,不影响并发症治疗等优点.较大面积伤及新鲜伤以置管引流法效果较好.

  • 标签: 腰背部 大面积皮肤剥脱 治疗 置管引流法 加压包扎治疗 穿刺法
  • 简介:痛风一词起源于拉丁文(gutta)意为“一滴”侵害衰弱关节恶性体液。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一组疾病,它是由尿酸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一种或多种病变临床综合征。痛风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急性单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和骨关节活动障碍与畸形,

  • 标签: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排泄减少 骨关节病变 治疗 嘌呤代谢紊乱 关节活动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MSF)诊断表述与手术治疗.方法总结Scofix器械治疗46例MSF,按ASIA分级、感觉运动评分、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6例MSF,累及椎体100个节段,关键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82.6%).平均随访2.5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病例ASIA分级分别提高了1~2级,感觉运动评分行t检验,B、C级术前与随访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例(A级)ASIA分级无改善,感觉运动评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分别平均提高19.3分和15.9分.结论MSF诊断表述应明确多节段骨折关键部位及骨折性质(按关键损伤部位排序)、脊髓损伤程度,以便于临床比较;固定节段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固定节段.

  • 标签: 多节段脊柱骨折 诊断 手术治疗 临床分型 脊髓损伤
  • 简介: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最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科学家PeterAgre于1988年在研究人类红细胞时发现。最初被命名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integralmembraneprotein,CHIP28),1991年10月Carbrey等[1]第一次证明了CHIP28为AQP,确认了其通透水分子功能,

  • 标签: 水孔蛋白脂类 脊髓损伤 水肿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研究ERK5在成骨细胞表达及IL-6对其表达调控,初步探讨ERK5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大鼠、小鼠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ERK5表达;用IL-6作用于MG-63细胞,检测不同时间和剂量干预后ERK5和P-ERK5表达情况,构建ERK5siRNA和空白对照质粒,转染MG-63细胞,IL-6干预细胞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表达差异。结果在人、大鼠、小鼠成骨细胞和MG-63细胞中均有ERK5表达;IL-6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提高ERK5磷酸化;与对照组相比,ERK5siRNA成骨细胞IL-6刺激后增殖降低,骨钙素表达量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骨细胞ERK5信号通路活性受IL-6调控,ERK5信号通路参与了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 标签: 成骨细胞 ERK5 IL-6 RNA干扰 增殖 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处理异体椎间盘可行性,同时进一步评估去细胞化椎间盘作为自然支架辅助生物学治疗椎间盘退变性能。方法手术获取6例成熟比格犬椎间盘,逐级冷冻保存,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8kGy、25kGy、50kGyγ射线照射组(n=8),处理各组椎间盘后进行细胞活性及生物力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间盘细胞活性与照射剂量成负相关,对照组纤维环及髓核细胞活性分别为92.6%、90.7%,18kGy照射组为76.5%、70.6%,25kGy照射组为52.7%、46.9%,50kGy照射组为18.3%、10.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间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压缩、拉伸轴向力及左/右旋转扭力矩均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优化γ射线照射可以作为异体椎间盘消毒灭菌手段,但其确切效果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去细胞化椎间盘具有较为理想生物学及机械性能,有望作为自然支架用于椎间盘疾病相关研究。

  • 标签: 椎间盘 骨移植 移植预处理 Γ射线 细胞存活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19例中仅有l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考虑炎性改变。随访13~4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术前误诊为“脊柱结核”8例。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早期诊断,但确诊需以病理为准;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加强内固定有利于治疗该疾病,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胸椎 腰椎 感染性骨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