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鼻窦(或称鼻旁窦、副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即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鼻窦炎是鼻部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小儿由于鼻腔和鼻窦发育未成熟,粘膜组织很娇嫩,血管和淋巴管较丰富,鼻腔感染后,粘膜肿胀、分泌物较多,会影响鼻腔粘膜纤毛的功能,所以容易发生鼻窦炎。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首先儿童鼻窦自然开口相对较大,且开在中鼻道,相邻较近,一个鼻窦出问题易累及其他鼻窦;其次儿童扁桃体和腺体较肥大,极易发生感染,引起鼻腔堵塞。因此和成人相比,更容易患鼻窦炎。儿童鼻窦炎与成人鼻窦炎相似,鼻窦炎是由于鼻窦黏膜的炎症造成的,按照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儿童急性鼻窦炎与感冒相似,除鼻塞、流脓涕外,还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拒食等,较大儿童可能诉头痛或一侧面部疼痛。儿童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流稀薄、黏稠或脓性鼻涕,咳嗽、持续或间隙性鼻塞,睡眠张口呼吸,耳部不适或反复发作性中耳炎等。长期患鼻窦炎的患者,大量鼻腔分泌物阻塞鼻咽部咽鼓管引起听力逐渐下降。此外,鼻窦炎急性期时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也会造成听力下降,重者造成耳聋。其中,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儿童鼻窦炎类型。
简介:【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儿童含糖食品摄入相对较多,口腔龋病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儿童因多种原因的限制,对口腔治疗接受度不高,甚至因恐惧而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无法配合口腔治疗。本文通过儿童非药物及药物行为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行为诱导法在儿童口腔诊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行为诱导法在儿童门诊口腔诊疗中对改善患儿的配合程度效果显著。根据年龄段的性格及心理发育的差异性,采取行为诱导法对儿童口腔门诊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有效合作度,提高口腔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度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提升护理依从度,缩短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到我院接受哮喘护理的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哮喘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缓解儿童腹腔镜术后疼痛的护理模式,并评估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2022年8月接收的80例儿童腹腔镜手术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0例。参考组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术后1h和术后3h的FLACC评分,以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术后1h,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h,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降低,组内差异明显(P<0.05),其中试验组远低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儿采用疼痛护理能够良好缓解术后疼痛,进而提高舒适度,该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简介:摘要:为了深入研究呼吸内科儿童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了2022年1月~2022年9月到我医院儿童诊室就诊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儿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展开差异性护理。对于对照组的儿童患者,采用的是一般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儿童患者则是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儿童患者通过专项的护理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儿童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82.5%。因此得出最终结论,对呼吸内科儿童重症患者采用专项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改善其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其的治愈率和病情好转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肛周脓肿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两组患儿均护理10d,术后进行2个月的随访。于护理前、护理10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护理期间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2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10d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6,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5,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肛门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儿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小儿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改善排尿障碍,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在贝韦综合征患儿中,实施肥胖护理,分析效果。方法:病例是贝韦综合征患儿,共80例,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普通护理组(40例):常规护理。肥胖护理组(40例):肥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肥胖护理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率更高[(85.39±5.11)分、95.00%,同普通护理组的(76.44±3.28)分、65.00%比较](p<0.05)。护理6个月后,肥胖护理组的BMI值更低[(24.29±1.26)kg/m2,同普通护理组的(28.67±2.44)kg/m2比较](p<0.05)。肥胖护理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16.89±2.56)d,同普通护理组的(25.16±4.11)d对比](p<0.05)。结论:在贝韦综合征患儿中,实施肥胖护理模式,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