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牙体缺损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日-2016年2月30日,根据患者修复材料的不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实施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对比2组牙体缺损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颜色匹配率、边缘适合率、修复体完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慢性根尖周炎复发率、桩核松动脱落率、桩核折断率、牙根折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体缺损患者接受玻璃纤维桩的修复价值优于铸造金属桩,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抗根折力好、耐腐蚀、美观等特点,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进行牙体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牙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桩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桩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桩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组使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桩核修复,金属桩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桩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桩组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牙牙体缺损行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处就诊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的修复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金属桩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完整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松动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牙体缺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右胸三切口与左胸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分为甲组(n=28),施以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乙组(n=28),施以左胸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淋巴清扫数目多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右胸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能彻底清扫淋巴结;但针对于高龄且体质肥胖者,左胸二切口入路因手术出血少,宜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髌下入路,观察组采用髌上入路,比较两组HSS评分及临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9个月,两组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临床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髌上入路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效减少术后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预后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总结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接受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8年之内所收治的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锁定钢板联合螺钉治疗,研究组病人接受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病人,为其提供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骨折愈合几率,病人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包括V-Y成形,局部旋转皮瓣,指腹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温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部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处女膜修复的成功率,方法将处女膜缺损严重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在行处女膜修补前先行阴道外口粘膜减张缝合,一组仅作处女膜修补。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结果减张缝合组手术有政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61.5%(P<0.05)。结论阴道粘膜减张缝合是修复缺损严重处女膜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后方入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切除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02例(切除组),保留且修复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18例(保留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切除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6.86%,保留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有效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术中应对关节囊及韧带尽可能保留和修复。
简介:摘要探讨漾尔舒敏修复乳液(深圳市敏白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漾尔舒敏修复乳液结合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仅用他克莫司软膏,一个月为l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二组都同时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一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和转移因子胶囊一次二粒、每天三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总有效率8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舒敏修复乳液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可以减少他克莫司的反应,明显改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缓解瘙痒、红肿及灼热感,可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将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的采取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差异较大,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贯穿于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中,能有效应对患者并发症,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在垂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6例,参考抽签法和入院时间,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颅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周期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肿瘤复发率为4.6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07%,肿瘤复发率为23.25%,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即P<0.05。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行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期康复,此外,还能减少患者肿瘤复发的可能,为患者创造较好的预后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