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内科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综合组与单一组,综合组48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单一组48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评分。结果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单一组77.1%,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评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应被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妇科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服务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本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就不孕不育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研究组在患者抑郁评分和满意度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小儿输液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96例为急诊小儿输液患者,入院后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48)、研究组(n=48)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更优;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心理状态更优;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上述指标对比之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小儿输液患者进行护理时,重视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确保患者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此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具备临床应用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负面情绪影响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观察对象表现为抑郁症,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心理干预(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差异。结果:以焦虑HAMD评分与抑郁HAMA评分作为比较指标,观察组在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睡眠质量PSQI评分上,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病人,心理干预对患者消除负面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对比研究。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抽取在本院分娩产妇94例。其中47例剖宫产产妇纳入剖宫产组,其余47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前、产后10h焦虑、抑郁情绪。分析两组情绪差距原因。结果:产后10h,剖宫产组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28-34岁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28岁与>34岁产妇;产程>10h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5h与5~10h产妇;新生儿窒息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新生儿无窒息产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比阴道分娩严重,年龄、产程、新生儿窒息对产后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29例,对照A组采用常规癌症护理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癌症护理方面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临床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B组SDS、SAS评分显著的没有对照A组的高,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高,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卵巢肿瘤患者常规癌症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能够更好的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儿科护理领域中应用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的效果,以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与心理健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收集与儿科护理相关的研究文章,分析其中关于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的内容,并从中梳理出各种常见的策略方法。根据这些方法,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可行的应用方案。结果: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在儿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是情绪支持的核心。护士应倾听患儿的需求和感受,对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尽可能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其次,诱导患儿进行积极的情绪表达,如使用绘画、游戏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此外,提供认知干预,帮助患儿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痛和医疗过程。例如,使用正向暗示与肯定的语言,以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和心理韧性。结论: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是儿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情绪支持,护士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与心理健康,并提升其治疗效果与康复速度。因此,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应重视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的应用,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儿的身心需求。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应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情绪支持与心理干预策略,为儿科护理领域提供更多临床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