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钆贝葡胺 MRI肝胆期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我院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 30例,均行钆贝葡胺 MRI增强扫描,观察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为单发,增生组织大小 0.5~4.0cm,平扫低信号 20例,等信号 8例,略高信号 2例,动态增强扫描发现 26个病灶有强化反应, 2个有轻度强化反应,处于门脉期或者延迟期的病灶均表现为等信号或者略高信号, 2例处于延迟期的病灶发生环形假包膜( P<0.0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采取钆贝葡胺 MRI诊断能够明确组织大小及形态,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FNA)与粗针穿刺活检( CNB)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科就诊的 1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 70例,对照组即为 CNB组,观察组即为 FNA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穿刺后大量出血、少量出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在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有较好的表现,同时在少量出血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在穿刺后大量出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FNA与 CNB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 FNA较 CNB有更高的安全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 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0 例 原发性 难治性 ITP 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 A 组( n=25 )与 B 组( n=25 ), A 组采用标准剂量 利妥昔单抗治疗, B 组采用小剂量 利妥昔单抗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但相较于治疗前显著显著( p <0.05 );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00% ,显著低于 A 组的 48.00% ( p <0.05 )。 结论 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 难治性 ITP 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但小剂量 利妥昔单抗具有更为明显优势,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成本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5例。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实验组的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长,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其药物安全性水平相对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痛病人出院后继续施行护理干预相关措施,探究该模式对病人整体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所有癌痛病人中,利用现代统计学方法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2组。普通组病人在出院后由医护人员交代常规医嘱;研究组病人则在出院后实施常规医嘱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后对两个小组病人的整体用药依从性和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病人整体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普通组,且病人的镇痛效果也是研究组更好。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癌痛病人在其出院后继续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大程度提升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更好缓解病人镇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19年2月-2021年2月来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rTMS治疗NP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抑郁和焦虑,具有安全性、高效性和优越性,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救治病患安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救治的120高血压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予以基础药学服务干预,研究组则予以整合模式下药学服务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血压水平、用药顺从性、负面反应出现率。结果:出院后,研究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用药顺从性与负面反应出现率均好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病患落实整合模式下药学服务干预,能够充分优化其血压水准,提高用药顺从性,降低负面反应,体现一定的干预成效。
简介:[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我院多采取了药物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我们选用小剂量曲安奈德、思密达、利多卡因灌肠,增加了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该药抑制磷脂酶 A 2、阻止细胞膜磷脂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减少 PAF、上行调节细胞因子及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产生,并且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减轻 TNFα介导的细胞毒性,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缓解毒性症状。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CT 诊断早期肺癌准确性 。方法: 在 2019 年 1 月到 6 月选取接受诊治的肺部空洞患者 80 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所有患者最终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或肺癌空洞患者。按照疾病的类型将所选的 80 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中叶、舌叶 患者 均明显超过研究组,研究组下叶患者数量、洞壁厚度超过 3mm 以及洞壁厚度明显超过实验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除壁钙化特点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其他病理表现均显著低于出研究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CT 诊断早期肺癌准确性 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根据 CT 检查结果的特征实现疾病类型的判断,属于早期肺癌的有效诊断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