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入路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人,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加压钢板治疗,给与实验组患者行单入路双重建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5.48±33.21)min、(109.63±45.78)mL、(20.34±2.76)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8.00%,较对照组32.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肱骨干骨折患者实行单入路双重建钢板固定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左胸后外侧入路,B组采取胸腹部正中联合入路,C组采取右胸后侧入路,D组采取上腹部正中入路。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6%、30.1%、70.0%、56.7%,各组患者并发症的表现有所不同。出现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均具有一定的优劣势,手术入路的实际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对髋臼前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按照选择的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选择髂腹股沟入路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改良Stoppa入路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对髋臼前柱骨折有显著疗效,其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为医疗同仁提供借鉴。方法对20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34~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行评价、测量并计算颈椎高度的丧失率、颈椎的屈伸范围及融合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手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较好地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浅谈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经过我院的有效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病发生。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应用于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需进行尿液白细胞检验患者172例,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利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检验两组患者尿液样本,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漏诊率、误诊率与总错误率分别为1.16%(1/86)、0.00%(0/86)、1.16%(1/86),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4(7/86)、15.12%(13/86)、23.26%(20/86),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应用于尿液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尿液白细胞检验的临床总错误率,确保所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成人近视患者自动电脑验光、视网膜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三者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328眼)成人近视患者进行三种方法验光,测得的球镜、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等数据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电脑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分别与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法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脑验光测得的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分别与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法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影验光与主觉验光所有三种数据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电脑验光可以提供大致的屈光不正参考范围。而医学检影联合综合验光仪主觉精调才是最准确、最可靠的验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取的腹股沟疝气病人共5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是(64.3±5.9)min、(1.1±0.2)d、(4.5±0.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2.4±10.8)min、(3.5±0.4)d、(9.3±1.2)d(t=16.382,P<0.01;t=28.397,P<0.01;t=18.283,P<0.01)。观察组轻度不适例数为2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例(X2=5.853,P<0.05);观察组重度不适例数为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例(X2=7.791,P<0.01)。术后,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为3例,与对照组5例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6,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3例,两组术后复发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09,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前入路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术后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术后自控镇痛(PCN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手术ASA分级I-II级经腋路进行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断指再植120例共155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A组用超声引导技术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腋路连续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接自控镇痛泵,镇痛药配比相同。观察两组术后8.12.24.48h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结果手术结束8h后的所有观察点连续A组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48hA组PCA按压次数(4.1±0.9)显著少于B组(7.5±1.27)(P<0.O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用于上肢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