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冠心病应用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于本院治疗的7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此次研究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各38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为患者造成明显不良影响,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I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方法按20%的比例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I切口手术356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我院I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83.7%,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为35%,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为72%,总预防用药时间多数超过了24h,多数病历用药疗程在2~5天。结论I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仍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管理工作。

  • 标签: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对I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后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采用PDCA持续改进法,收集资料、找出问题、制定计划、检查落实及对实施专项管理前后全院I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给药疗程合理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通过专项整治,该院I切口预防使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1.10%下降到22.82%(χ2=7.575,P=0.006)、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86.15%上升到98.93%(χ2=0.914,P=0.339)、给药时机合理率由66.15%上升到98.71%(χ2=6.826,P=0.009)、给药疗程合理率由70.00%上升到94.85%(χ2=4.014,P=0.045)。结论通过对I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管理,I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状得到一定改善。

  • 标签: I类切口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洁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Ⅰ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使用率,为临床Ⅰ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结果干预后Ⅰ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的干预效果明显,干预措施有效的减少了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发生,使I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Ⅰ类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湿疹皮炎皮肤病患者中运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近期治疗的64例湿疹皮炎皮肤病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取复方曲安奈德软膏涂抹,观察组32例选择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评估两组的总体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虽有出现毒性反应,但发生率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疹皮炎皮肤病患者实施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总体疗效更高、更安全,更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加强推广。

  • 标签: 湿疹皮炎 复方氟米松软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铂治疗妇科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妇瘤科多西他赛联合铂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5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全部出现骨髓抑制及脱发,过敏反应3例,恶心、呕吐26例;腹泻8例;神经毒性9例;关节肌肉疼痛6例;急性肝功能损伤8例。结论经过人性化护理及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可预防和减轻多西他赛联合铂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多西他赛 妇科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实际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9月—2015年10月I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月份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4.72%,10月份为23.53%;9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1.36%,10月份为66.07%。结论我院Ⅰ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符合相关规定,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较低,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第二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6种第二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我院第二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非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安氏Ⅰ非拔牙患者,共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上牙弓长度、下牙弓长度、上尖牙宽度、上第一磨牙宽度、上第一前磨牙宽度、上第二前磨牙宽度以及下尖牙宽度、下第一磨牙宽度、下第一前磨牙宽度、下第二前磨牙宽度均明显比治疗前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正畸总疗程为(20.3±4.5)个月;上下弓丝更换为镍钛方丝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5±1.3)个月和(2.4±1.2)个月。结论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非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弓长度、宽度,矫治效果好。

  • 标签: 亚历山大矫治技术 安氏Ⅰ类 非拔牙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抗风湿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地塞米松的方法。方法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0nm。结果地塞米松在20.66~103.3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7%。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作为抗风湿中药制剂中添加地塞米松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抗风湿类中药制剂 地塞米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住院癌痛患者疼痛管理、药物使用及疼痛控制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使癌痛患者真正无痛生活。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我院门诊办理麻醉药品管理卡的居家癌痛患者,出现疼痛后服用非阿片类药物人数、办理麻醉药品管理卡时间及病人应用阿片止疼药物控制疼痛后的维持剂量,使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病人疼痛控制情况。结果口服阿片止疼药物中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维持止疼治疗217人,占77.5%;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毫克,12小时1次口服为维持止疼剂量133人,占47.5%;以20毫克,12小时1次口服为维持剂量的43人,占15.4%。结论自创建疼痛病房后门诊癌痛患者止疼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1/3以上在出现疼痛后未能规范止疼治疗,约1/3癌痛未能在急性期得到控制,发展为慢性疼痛,生存质量不高。

  • 标签: 居家癌痛 阿片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预防接种的疑似异常反应与处理对策。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县进行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疑似异常反应的5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其AEFT报告资料,对出现的疑似异常反应予以针对性的处理方法。结果5例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患儿中有4例(80%)表现为一般反应,1例(20.00%)出现异常反应过敏性-斑丘疹。结论对患儿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之后,常见的疑似异常反应主要以轻度为主,异常反应并不明显,应对症处理,严密监测患儿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保证接种效果。

  • 标签: 麻腮风 麻风疫苗 疫苗预防接种 疑似异常反应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探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干预前2010年和2次干预后2012年及2013年,我院择期行甲状腺、乳腺及斜疝3种Ⅰ切口手术患者共450例,分为干预前、第1次及第2次干预后共3组,每组各150例。对于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8.66%,2次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1.33%;用药时机在术前0.5—2h的比例提高了48.65%;术后用药时间≤24h的比例提高了88.04%。结论我院采取干预措施后监管效果显著,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得到遏制。为国家节省大量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Ⅰ类切口 围术期 预防用药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锡散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冰硼散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6.7%,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锡类散 复发性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扶阳理论指导,探讨扶阳理论在临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辩证论治临证实践。结论扶正与祛邪要动态平衡,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矛盾多以阳气为主,“阳主阴从”关系遭到破坏,故是疾病发生关键,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学术理念,提倡临证不离扶阳原则。在辩证论治的原则下推广四逆汤方之应用。

  • 标签: 扶阳理论 四逆汤 临证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益肤丸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检查制剂所含水分和重量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对照品为对照,对益肤丸中羌活、独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烘干法对益肤丸进行水分的检查,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重量差异检查。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益肤丸含水量低于15%,重量差异在±8%以内。结论定性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检查方法简单可行,适用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益肤丸 异欧前胡素 羌活 二氢欧芹醇当归酸酯 独活 薄层色谱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正畸差异性的特点,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口腔门诊于2009年8月至2015年4月对100例骨性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各50例,成人组大多采用正颌手术治疗,青少年组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结合颌骨生长改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复诊情况、托槽脱落情况生存分析及满意度。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成人组在复诊率明显高于青少年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青少年组,但在治疗时间上青少年组短于成年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正畸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治疗。

  • 标签: 青少年 成人 骨性三类 正畸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汀降脂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实际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得到常规的治疗,对照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将得到他汀降脂药的治疗。疗程为期5个月,治疗后分别测试两组间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得到他汀降脂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以及血糖(BG)的数值和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他汀降脂药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起到降脂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值得临床治疗的应用。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骨科Ⅰ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骨科I切口出院病历2013年4—9月326例(非干预组)及2014年1—6月309例(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骨科非干预组与干预组分别为66.87%、51.13%(P<0.0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骨科由非干预组中的7种降低到干预组的4种;不合理用药,骨科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物指征干预组比非干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不用术后用(P<0.05);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由非干预组的77.91h降到干预组的37.71h。结论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骨科Ⅰ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行之有效,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骨科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