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详情,总结经验。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80例消化道疾病拟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胃肠镜)和观察组(无痛胃肠镜);对两组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咽喉反射发生率、操作满意率等情况实施观察,并作出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咽喉反射发生率2.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的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浮动较小,即对患者的影响更小,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应用无痛胃肠镜获得的满意率较高,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本院2021年6月-2024年6月住院的脑血管病1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验组85例,男性44例,女性41例,年龄9-74岁(57.77±3.54)岁,从发病到住院治疗的时间平均3小时到5天(2.41±0.16)天。对照组85例,男性43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11-73岁(55.81±3.59)岁。2组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为主,少数伴有脑实质及脑室出血,同时伴有严重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有6例是从外地转来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有可比性。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复合型功能性饮料和拔罐刮痧在治疗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当年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0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校接受治疗的40例患有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学生患者作为本次项目研究对象,首先,将自愿接受本次项目研究的学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观察组,有随机抽取的20例学生患者,治疗方法为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运用复合型功能性饮料和拔罐刮痧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对照组,成员为剩下的另一部分20例学生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两组学生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痤疮、黄褐斑等面积的改变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结论 复合型功能性饮料,拔罐刮痧联合治疗方法对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联合治疗方法可缩小面部损美疾病面积,改善面部疾病程度,其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镜下内切开引流与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择取2016年5有月-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肾囊性疾病患者126例,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63)及观察组(n=63),分别采取后腹腔镜去顶术、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后腹腔镜去顶术均可获得一定的肾囊性疾病治疗效果,但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方式治疗对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压力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及压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及压力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提高患者盆底压力等级,促使功能恢复。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2014—2023年邻水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病原构成,为制定邻水县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4—2023年邻水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23年邻水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667例,年均发病率为37.65/10万;冬季高峰(12-2月)显著(962例,36.07%),夏季则不明显;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比73.19%(1952/2667);人群分类主要为散居儿童,占比70.75%(1887/2667);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病例占14.36%(383/2667),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占比92.95%(356/383)。结论:邻水县他感染性腹泻病具有季节性特征,发病人群以低年龄段人群为主,轮状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原学病因,建议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对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降低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串联质谱检测技术(TMS)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中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龙岩市2019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的79687例新生儿为筛查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法对新生儿血液中的代谢物质进行检测,分析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探讨TMS在IM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79687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2303例,初筛阳性率为2.9%,对阳性新生儿实行召回重新采样,结合实验室再次检查结果,阳性者再利用生化检测,酶活性检测,分子检测,影像检查等相关技术,最终确诊瓜氨酸血症Ⅰ型(CTLN1)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4例、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原发性肉碱摄取障碍4例,丙酸血症1例,高精氨酸血症1例,高蛋氨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1例,神经退行性病伴脑铁沉积症1例。最终18例新生儿确诊为IMD,发病率为1/4427。目前对确诊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检查,随访,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神经系统伤残。结论: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存在快速、准确及高通量等优势,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随着我国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数量在不断增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及早筛查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有效帮助, 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实验组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两组用药总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AIVE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选择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选择头孢替唑钠治疗,分析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DsLVDd、LVEF及FS指标[(49.58±6.32)mm、(57.62±10.95)mm、(63.23±3.01)%、(30.84±3.2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 81.40%)(P〈0.05)。 结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AIVE )以头孢替唑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辅助诊治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的100例对象均为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咽拭子采集方式获取待检样本,用以筛查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类型,具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RNA定性、乙型流感病毒RNA定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NA定性、腺病毒DNA定性、人鼻病毒RNA定性、肺炎支原体DNA定性。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选本研究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其中甲型流感病毒RNA定性检出阳性45例,占比45.00%(45/100),乙型流感病毒RNA定性检出阳性26例,占比26.00%(26/100),人鼻病毒RNA定性检出阳性11例,占比11.00%(11/100),呼吸道合胞病毒RNA定性检出阳性9例,占比9.00%(9/100),腺病毒DNA定性检出阳性6例,占比6.00%(6/100),肺炎支原体DNA定性检出阳性3例,占比3.00%(3/100)。结论:将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诊断中,可提高疾病类型诊断准确性,对患儿疾病治疗起到预测、判断作用,为临床用药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的80例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感染率5%;检出病原菌假丝酵母菌。把发生口腔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无口腔真菌感染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卡泊芬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氟康唑治疗。结论呼吸内科住院COPD患者中,营养状况差、年纪大、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 P( cv-a) CO2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 2017.02~2020.08区间收治 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研究,分为 2组(指导方案),对照组 32例以 Scv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观察组 32例以 ScvO2+P( cv-a) C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 28d内病死率( 18.75%)、肺水肿发生率( 6.25%)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对比无差异;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值 P<0.05。结论: P( cv-a) C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机体复苏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死率、肺水肿发生率,亦可评价循环血流、组织灌注状态,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使用清金化痰汤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随机分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治疗)和实验组(n=40,常规治疗+清金化痰汤),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在肺功能改善情况上,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两项指标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