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化疗不良事件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检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2020年1月至12月根据科室制定的网格化质量控制计划,每月组织各层级人员进行网格化质量控制自查与互查,比较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后1年,护理质量中基础护理得分从97.02±1.05提高到98.28±0.73,健康教育得分从96.27±1.06提高到97.68±0.97,护理安全管理得分从96.45±1.37提高到98.03±0.84,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情况得分从97.25±1.23提高到98.36±0.45,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 PBL教学法对提高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及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 。 方法 将 我院在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纳入的 13 名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习生列为常规组,安排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护理带教,将我院在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期间纳入的 14 名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习生列为研究组,安排 PBL 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带教满意度以及学习积极性。 结果 组间出科成绩比较, 常规组理论成绩以及实操成绩均显著低于研究组( P < 0.05 )。 组间带教满意度评分以及学习积极性评分 比较 , 常规组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 P < 0.05 )。 结论 PBL 教学法在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习带教中具有良好的护理带教应用价值,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同时对其学习积极性以及带教满意度的提高还具有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将实习生参与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教学模式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样本均是2022年5月-2023年4月学年度分配至我院实习的护生,对比两组护生对不同带教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综合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对带教满意度高达97.44%,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92.31%,在综合考核成绩方面,研究组护生的各项考核分数均高于传统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护生实施计划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但培养其道德责任心、健康教育能力,也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使得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受益。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某区医共体模式下院内心脏骤停救治现状,为提高该区域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及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2月—2023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医共体内三家二级医院及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IHCA患者共75例,根据是否恢复自主循环分成ROSC组(17例)和复苏无效组(5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IHCA患者ROSC的影响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探讨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地点(ICU与急诊/普通病房与其他)、CA前是否有心电监护、是否除颤、是否建立深静脉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CA前心电监护、除颤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A前有心电监护、除颤可提高IHCA患者ROSC成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研制并评价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装置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1月在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咽部检查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新装置应用前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新装置应用后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防护用物使用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医护人员对传统防护用具使用满意率为54.5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新装置使用满意率为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259,P<0.05)。结论 综合一体式防护额灯装置佩戴舒适度、便携性、易清洁性、防护效果好,明显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对防护用物使用满意度,适宜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超星平台的应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开展途径。材料与方法:分别选取2023年09月-2024年0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两个上课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将A班级64人作为对照组,B班级62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教学以幻灯讲解为主,教学实习以临床示教为主。试验组采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将部分课程内容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学生反复、随时观看。课程中应用超星平台进行网络随堂成绩测评;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成绩测评与专家评审,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随堂成绩及期末成绩均显著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调查问卷及专家评审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可以保障外科教学效果,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其学业自我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采用对比法收集了10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数据。其中50例接受了优化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另外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和结果。结果:接受产科护理干预的产妇相对于对照组,在胎膜早破时间延长、感染风险降低、分娩方式改善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此外,干预组的胎儿状况也相对较好,婴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均较高。结论:产科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管理中展现出积极的效果,可延长胎膜早破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改善分娩方式等。然而,更多的研究和数据仍然需要进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90例胎膜早破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的样本对象为90例胎膜早破孕妇及90例健康孕妇,所有孕妇均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检查和相关治疗。90例胎膜早破孕妇纳入观察组,9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胎膜早破对孕妇最终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在人工流产史、引产史、妊娠期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多胎妊娠、胎位异常、胎盘前置方面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属于高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窒息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明显更高,对妊娠结局存在明显影响,P<0.05。结论:人工流产史、引产史、妊娠期并发症等均属于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且胎膜早破会影响到产妇的分娩结局,造成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