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细菌耐药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份23858份标本开展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状态,并对耐药性加以研究。结果:(1)23858份,分离细菌3876 株,阳性率16.25%。其中真菌939株,占总阳性例24.23%,革兰氏阳性菌644株,占16.62%;革兰氏阴性菌2293株,占59.16%;主要多重耐药菌株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372株,检出率38.0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17株,检出率24.63%;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86株,检出率55.84%;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66株,检出率18.1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6株,检出率27.28%;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株,检出率0.75%。(2)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阿米卡星等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等高度敏感,对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高度敏感,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约1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约80%;(3)常见格兰阳性菌耐药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对青霉类耐药率高达90%;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超75%以上;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耐药率高达90%以上。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耐药形势严峻;根据药敏结果及针对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素,是治疗各种感染的首要原则和关键措施,也是避免多重耐药菌产生的正确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接受血清尿酸检查和超声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和不稳定斑块面积,同时将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和脑梗死(102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区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着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面积相应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妇科护理中常见的感染问题,为优化临床护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分析常见感染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12%、95.9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宫腔感染及泌尿道感染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感染原因,在了解感染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妇科感染的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我院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对2019年1月-9月门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点评2019年1月-9月门诊处方11618张,发现不合理处方236张,平均合理率为97.97%。其中临床诊断不全143张,适应症不适宜18张,配伍禁忌或药物相互作用4张,用法用量不适宜16张,联合用药不适宜6张,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33张,重复用药16张。结论:我院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结合合理用药软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外科护理管理对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外科近一年(2021.01-2022.01)入院进行治疗的病患,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记录、观察病患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进行外科护理管理,对病患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在无客观因素影响影响的前提下,B组病患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病患。结论:在外科病患的护理中,采用外科护理管理干预,对于病患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更有利,且患者满意度上升,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断是确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故详细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了解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样本量均是从本院口腔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而来,共80例,在诊断的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作为重要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确诊后根据诊断结果合理地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诊断后,确诊为龋齿、牙根尖周病、牙髓病、牙周病及其他口腔疾病的患者分别有21例(26.25%)、22例(27.5%)、22例(27.5%)、11例(13.75%)、4例(5.0%)。经过诊断和治疗后,所有的患者中痊愈、有效和无效的患者分别有75例(93.75%)、3例(3.75%)、2例(2.5%),治疗总有效人数78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诊断,同时将诊断结果作为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药品经营环节的关键质量风险点及探讨其管控措施,为药品经营企业通过质量风险管理和质量内审/自查防范风险、持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学习和参考。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药品经营环节的关键质量风险点及探讨其管控措施,为药品经营企业通过质量风险管理和质量内审/自查防范风险、持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