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50例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气道评估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行早期气道评估分为早期评估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时,由值班医生进行首次气管插管,并在插管前采用喉镜观察分级评估气道;早期评估组患者入急诊科时即由值班医生采用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及甲颏距离测量进行早期气道评估。记录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例数、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气道的例数、预估为困难气道首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气管插管失败需行紧急气管造口的例数、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急诊科内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气道率、气管插管失败需要行紧急气管造口置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评估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预估为困难气道首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9/85)比40.0%(32,80)、80.0%(28/35)比32.3%(10/31)],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9.5±23.2)min比(110.4±48.2)min],急诊科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7/85)比18.8%(1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早期对患者进行气道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急诊困难气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早达到安全转送的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探讨。方法:将我院接收的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当中抽选出4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收治先后奇偶顺序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成21例。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气道湿化环节力度。就两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施以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湿化环节力度,可为优化临床指标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奠定基础,故可积极提倡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00 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重症患者 50 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还要 在此 基础之上进行气管护理。在试验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以便后期进行对比。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出现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粘膜损伤和肺部感染比例分别为 11.25% 、 12.89% 、 8.4% ,而对照组出现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粘膜损伤和肺部感染比例分别为 43.7% 、 45.2% 、 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 95.6% 和 7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气管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医学意义,所以这项护理技术应当在国内得到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简介:摘要:目的 对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建立人工气道重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治疗总时间、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7%(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针对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护理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行人工气道治疗的12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两组,将行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痰痂堵管、住 ICU 时间以及气道撤管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给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痰痂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患者人工气道撤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入住 ICU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强化对气道的湿化,可以实现对气道分泌物的有效清理,降低气管导管痰痂堵管情况的发生,显著缩短人工气道插管治疗以及入住 ICU 病房的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34例支气管炎患儿、44例哮喘患儿、36例CVA(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及38例健康儿童,对他们的气道反应进行测定;对检测到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以及CVA组患儿的PD35、Dmin以及SGrs等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P<0.05);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以及CVA组之间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哮喘组同CVA组的比较之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患有支气管炎、哮喘以及CVA等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其气道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气道反应性以及敏感性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道优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机械通气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利用随着分组法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气道优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气道优化护理具有显著效用,借助气道湿化以及口腔护理等一系列干预举措,有利于保障患者呼吸道的畅通,进一步增强吸痰效果,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口腔感染,再结合实施无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