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高危评估表的应用对降低心外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危重患者对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分、年龄、洼田饮水实验、咳嗽反射、人工气道、胃管、胃内残留、呕吐、进食后伴随症状。评分范围为0~20分,分值≥2分即列入误吸高危患者,并在误吸高危因素表上列出护理措施及急救流程。结果心外科患者的误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误吸高危因素评估表在心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减少并防范了住院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预测发生误吸的高危人群,提高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减少病人误吸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简介:目的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将2010年5月-12月226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36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方法(即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其余时间则进行随机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将能复述相关知识及机能得分90的患者为达标者。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达标率为99%,而对照组为90%。健康教育效果实验组为98%,而对照组为82%。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可大大提高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病人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实施患者生活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为10项内容,记分为0-100分,分3级良中差来实施患者生活护理。结果经过7个月的实践,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由原来的89.75分上升至94.22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81%上升到96.93%。结论满足患者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实现护士自身价值,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电切治疗(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6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电切治疗(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溜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三个月1次,共2次。间隔半年最后一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剌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18例,复发率26.4%。结论电切治疗(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印迹细胞学在眼睛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门诊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80眼)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jOgren综合征患者(简称SS组)20例(40眼)和非SjOgren综合征患者(简称非SS组)20例(40眼)。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20例(40眼)无外眼疾病及干眼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象,三组患者皆采用印迹细胞学进行检查诊断,观察比较诊断结果。结果SS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100%为Ⅰ级(轻度)、Ⅱ级(中度),且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杯状细胞与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的变化;非SS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85%为Ⅰ级(轻度)、Ⅱ级(中度),且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的数量与形态方面皆没有较大的改变;对照组患者的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95%处于0级(正常)状态,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印迹细胞学检查诊断眼表疾病,操作简单方便且无创,方便临床选取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在小儿眼科眼表疾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小儿眼表手术的患儿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单用氯胺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麻醉,实验组以氯胺酮注射液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在以不同方式麻醉病完成手术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基础麻醉后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基础麻醉后(P<0.05),且实验组术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患儿术毕苏醒后患儿均安静,无躁动,实验组患儿均在术后30min内苏醒,而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多于30min(P<0.05)。结论在小儿眼科眼表疾病手术中,单用氯胺酮可实现良好的麻醉效果,患儿苏星期无躁动,苏醒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