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想实现这一构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因此,正确认识档案工作,了解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是档案工作能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带来了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化、科学发展观等许多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因此,研究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梧州市市民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了解何种性格的人最善于利用社会支持,了解何种性格的人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率高。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梧州市500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各因子分>2分的均视为心理健康水平欠缺如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敌对、焦虑等因子,而这些因子分偏高的人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评分之和均低于正常因子分的人,也就是说,所有的因子得分、总均分都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三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凡心理健康水平欠缺的人,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低于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人。假如在人群中开展心理干预策略,是需要将这一小部分人列为给予关注及必要时进行筛查的对象。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老干部的心理以及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人文关怀对于老干部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干休所的8名老年离休干部人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4人分为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4人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人文关怀护理措施。针对老干部的具体心理变化情况以及社会功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究采取人文关怀对于这老干部人员心理、社会功能的具体影响。结果,将所有老干部人员的生活、心理进行专业的评分对比,其中观察组的整体心理评分状态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社会功能以及整个护理的满意度都要高于对照组老干部人员。结论,在当前老干部护理过程中针对于老干部心理和社会功能要采取人文关怀措施,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保证老干部人员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对腹透患者的自尊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腹透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将患者进行分组,50例患者分入参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另外50例患者分入研究组并加强社会支持,统计患者自尊变化评分、患者满意度各项数据,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统计,护理前两组患者自尊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自尊评分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社会支持可全面提升腹透患者的自尊,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和能力感,并且还可提高患者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
简介:目前,多数精神病的病因学不明,但其发病与生物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常规药物治疗可获明显疗效,但又常常遗留精神残疾或伏下复燃的祸根。因此,精神病的康复医疗应从系统论、控制论和整体优化的辨证思维出发,按照现代医学模式,集药物、心理、社会治疗于一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医院、家庭、社区康复网络,实施社会性康复安排,着眼预防疾病的复发和恢复正常的精神功能。
简介: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它们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的原因"。WHO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建立了完整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框架,并提出了三条基本行动策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举足轻重,并通过生理、行为方式途径、精神因素途径、卫生服务利用和保障水平的不同发挥作用。社会决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慢病综合防治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危险行为干预层面,而应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出发,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慢病防控的目标融入社会所有的政策之中,促进多部门协作,保持政策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慢病进行防控。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市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需求。方法选择大连市区内8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心理需求与满意度、生活经济状况、自理情况、养老意愿、医疗保健需求等)。结果共回收问卷790份,回收率98.8%。在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接受调查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8.5±7.4)岁。其中男性378人,平均年龄(68.7±6.3)岁;女性412人,平均年龄(70.2±7.9岁)。有独立经济收入者706人,占89.4%;无独立经济收入者84人,占10.6%。有劳动保险、社会保障和公费医疗者702人,占88.9%;自费者86人,占10.9%。在社会心理状态方面,关心国家大事者578人,占73.2%;对目前生活比较满意者602人,占76.2%。在养老意愿方面,要求家庭养老者462人,占58.5%;同意到养老机构者112人,占14.2%。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空巢老年人252人,占31.9%;独居老人88人,占11.1%;感到孤独老人217人,占27.5%;担心身体不好者726人,占91.9%;经济困难者252人,占31.9%;无人照料者33人,占4.2%;医药费用感到高者474人,占60.O%。患高血压者387人,占49.0%;患冠心病者253人,占32.0%。在就诊选择上,有626人到省、市级医院,占79.2%。结论我市已经进人老龄化社会,不同老年群体的社会心理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政府应考虑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加强老年关怀,完善养老体系建设;加强老年保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老年心理疏导,关注老人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