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古代,书家们也很注重创造,那些留名书史的各代大家就是创造的大家。但相对于对前人的继承,创造毕竟又是处于第二位的,大家们多数都认同或沿循米芾式的成才之路:“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米芾《海岳名言》)除了少数大家注重创造
简介:胡小石(1888-1962年),浙江绍兴人。名光炜,号清尹、夏庐,晚号沙公。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教授。有《胡小石文集》行世。□胡小石在现代书法史上的地位,虽然远逊于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但作为一代书法教育家李瑞清的一代传人,他在现代书法史上也自有其不可忽视和替代的地位。胡小石早年曾在李瑞清家任家庭教师,这段特殊经历使他得列李瑞清门墙。在一般情况下,得名家亲炙自是幸事,况且在碑风炽盛的民国书坛,能够投在享有盛誉、号称“南曾北李”的李瑞清门下执弟子礼,则更是幸中之幸。李瑞清早年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兼江宁提学使,创办手工画科,提倡艺术教育。清朝覆亡后,移居沪上以遗老身份鬻书,以《郑文公》体,大享其名。但恰恰是在李瑞清最享时誉的《郑文公》体中,暴露出他在碑学认识上的误区,而这对胡小石一生书法创作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清代碑学后期,随着碑学自身的局限和危机的加剧,碑帖兼融成为碑学发展的主潮。赵之谦、沈曾植、康有为的书法创作,都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独尊北碑的偏执,而以碑入帖,从而开启了碑学的现代转型。这个时期碑学家的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拘泥于对碑学独有的理解,以笔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