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关于印度佛教逻辑(hetuvidya,因明)研究的概述。因明是由六、七世纪两位杰出的佛教逻辑学家陈那(Difinaga)和法称(DharmakTrti)所创立。诚如舍尔巴斯基所指出的,佛教学者自己称这门学问是关于“逻辑的原因(hetuvidya)”或“正确知识的来源(prama.na—vidya)”的学说。他进一步指出,陈那之后有三个学派解释他的著作,而法称是最重要的诠释者。舍尔巴斯基说。其中的一派仅仅满足于解析文本本身,不考察其中所含的宗教或哲学的意义;而另外两派则致力于强调知识论研究的宗教价值。本文的讨论主要聚焦近百年来印度现当代学者研究因明的学术史。这些具有同样贡献的学者包括威提布萨那(S.C.Vidyabhusana)、伽特吉(S.C.Chatterjee)、罗喉罗(Pt.RahulSankrityayana)、穆克纪(SatkariMookerjee)、夏斯特利(D.N.Shas—tri)、潘迪(R.C.Pandey)、巴林戈(S.S.Barlingay)、巴特(S.R.Bhatt)与梅赫罗特拉(AnuMehro—tra)、R.普拉萨德(RajendraPrasad)、特里帕提(C.L.Tripathy)、巴拉德瓦伽(VijayK.Bharad·vai)、谷克乐(PradeepK.Gokhle)、H.S.普拉萨德(MangalaR.ChinchoreH.S.Prasad)、秦乔芮(MangalaR.Chinchore)以及一位印度裔牛津学者马提拉(B.K.Matilal)。本文将介绍他们有关佛教因明的研究及其对于因明学术史的贡献与影响。
简介:当代西方世界,后现代主义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以后再度凸现出来,"后现代转向"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简略考察了后现代主义发生的轨迹,再度叩问了何为后现代的问题。本文评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观点和多种分类,讨论了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前现代的关系,并探讨了后现代转向中学科间"去区隔"与"去界域"的必要与可能。本文认为,我们正处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巨大转型中,处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之中,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实践问题,它启发我们反思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寻找科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文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