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文学史研究中,如何界定文学史内容与文学史形式的范畴,以及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问题,一直颇具争议性。不同时期的文学史编撰,是偏重于文学史内容的充实,还是偏重于文学史形式的创新,是否暗藏规律性,两者到底孰轻孰重,如何处理才能相得益彰,都是有待进一步解答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通过考察40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编撰实践,试图为廓清这些疑问提供一个视角。

  • 标签: 文学史 内容与形式 中国现代小说史
  • 简介:端木蕻良是裹挟着一股浓郁的“边塞诗风”扬名中国现代文坛的,其成名作《鸶鹭湖的忧郁》,真实细致地描绘了在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府残酷统治下的百姓生存境遇和生命体验,并将这种体验放大上升至民族国家的高度,作品中极具隐喻和象征色彩的自然视景同置身其间的主人公一起,在忧郁的情调中蜕变,文本内在的巨大张力使作品具备了较为深邃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忧郁 蜕变 张力 阐释空间
  • 简介:辗转半个世纪后,在中国福州的一艘小船上,文学家林纾精通外文的好友王寿昌带来了这部“两方的《红楼梦》”作为今年拍场上的新势力,古籍善本的逆袭为略显疲乏的艺术品市场带来不少的惊喜。不少知名拍卖公司纷纷开设古籍善本专场,在学术和文化价值上做足了功夫。这其中,一件西泠2012秋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古籍与福州颇有渊源。

  • 标签: 《巴黎茶花女遗事》 刻本 小说 西洋 翻译 国人
  • 简介: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小说的文学样式在美国发展起来。它在报道真人真事时,融入了小说的写作技巧。非虚构小说之所以能时兴并形成巨大的文学潮流,与读者的接受是密不可分的。论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观照,以便更好的理解它。

  • 标签: 非虚构小说 接受美学 时共
  • 简介:在《金色笔记》中,莱辛将各种主题浑然成篇,为读者提供了富有个性的人物素描。作为“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预言家,她利用小说寓言了两性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未来宇宙空间的位置,并对生活作出哲学性的阐释。她还探求了小说在形式、内容和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锐意改革:展示了以四本笔记,并穿插日记和剪报可以成篇的小说形式,从描述婚外恋的角度对小说内容进行革命。作者在笔记中也触及了社会现实,挖掘人的商业化态度,揭示了感情和财产、金钱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象征,揭示了人性关系之本是彼此相依、驱散孤独,两性关系尤为如此。

  • 标签: 莱辛 《金色笔记》 小说形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