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模拟高原环境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钢锯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大鼠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大鼠饲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海拔1 400 m)和高原组(将大鼠放入模拟高原环境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高度5 000 m)。每周称量1次体重,每2周拍摄1次X线片,第4周采集血液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第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并取健侧股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第4、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离体Micro-CT扫描、血管造影检测,第1、2、4、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骨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大鼠无死亡,而高原组大鼠死亡率高达26.7%(8/30);且高原组大鼠部分脏器出现病理性损伤,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痂分化成熟缓慢,第8周仍以软骨细胞为主;高原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最大载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第8周时高原组大鼠出现了微血管增生但没有贯通骨折断端。第4周高原组大鼠的骨形成指标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ⅠNP)、骨保护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高原组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拔5 000 m的模拟高原环境可能会导致大鼠骨折延迟愈合。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丰富环境(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E)是实验室常用的改善大脑功能的干预措施之一,通过将实验室动物暴露于较标准饲养环境更为丰富的感官、运动和/或社会刺激中,而使其获得积极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EE对多种抑郁动物模型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且行为学结果存在差异。由于EE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标准,因此有必要整合现有的数据,通过理解EE的作用机制,对EE的各结构组成和实施步骤进行完善。文章结合近年来对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从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减轻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影响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对EE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兴起,人们对探索抑郁个体间差异和群体内效应的来源和机制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如何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的作用机制将EE合理翻译至人类社会,是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简介:摘要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预后差,手术切除辅以同步放化疗的标准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方面收效甚微。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的微环境中,存在不同类型、数量众多的被胶质瘤招募而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胶质瘤微环境中各种细胞的功能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养育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早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在上海16个区抽取187所幼儿园共22 509名新入园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育儿环境指数(ICCE)评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采用人类早期能力指数了解儿童早期发展情况。根据ICCE分数在人群中的分布将被调查儿童分为4组,家庭养育环境最差组(≤10分)、中下组(11分)、中上组(12分)、最好组(13分)。分别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养育环境的相关因素以及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共22 067名儿童完成本次调查, 年龄(44±7)月龄, 男11 425名(51.8%),女10 642名(48.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孩、母亲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独生子女、父母非离异及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是新入园学龄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保护因素[β=0.064、0.238、0.119、0.096、0.113、0.032,95%可信区间(CI): 0.020~0.108、0.175~0.302、0.058~0.180、0.046~0.146、-0.012~0.242、-0.051~0.116,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养育环境最好组,养育环境中上组、中下组和最差组早期发展高危风险均更高,OR值分别为1.543 (95%CI: 1.373~1.735, P<0.01),2.537 (95%CI: 2.254~2.856, P<0.01)和4.198 (95%CI: 3.757~4.690, P<0.01)。结论养育环境不仅与家庭结构及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且与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显著相关。而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长期高原环境暴露影响知觉闭合功能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0名首次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 658米)并居住满两年的大学生作为高原组,另选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9名从未去过高原地区的大学生作为平原组,比较两组被试的基本生理指标。两组被试接受面孔成对比较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比较两组被试脑电数据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被试生理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脑电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生理学指标显示,高原组大学生的心率[(86.71±10.82)次/min,(75.97±11.28)次/min ;t=-3.19,P=0.002]、舒张压[(75.93±9.19)mmHg,(68.59±11.42)mmHg);t=-3.20,P=0.002]均显著高于平原组;高原组大学生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平原组[(90.77±2.25)%,(98.31±1.56) % ;t=14.00,P<0.001]。在面孔成对比较任务中,事件相关电位的P1波潜伏期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大学生显著短于平原组[(105.10±15.59)ms,(128.35±14.40)ms,P<0.001]。N170波幅组别主效应显著,高原组波幅显著大于平原组[(-7.57±3.83)μV,(-5.11±3.26)μV,P=0.005]。NCL波幅组别和半球交互效应显著(F(1,57)=9.72,P=0.003),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平原组右侧波幅显著大于左侧[(0.46±1.31)μV,(1.16±1.33)μV]。P1潜伏期与心率(r=-0.46,P<0.01)、血氧饱和度(r=0.64,P<0.01)和舒张压(r=-0.26,P=0.049)均显著相关。结论长期暴露于高原环境,视觉早期感知的神经反应活动加快,在面孔整体构型加工阶段激活了更多神经元,在知觉闭合完成阶段出现半球代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