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的制度社会与民间社会的两重世界提供了培育公共幸福这一社会正义思想的土壤。儒学的民众化加速了作为古代知识分子“士”、近代的知识分子、近现代的“青年”的形成,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人的发展中的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的进程,以及人对社会正义和公共幸福的自觉地提高与飞跃。从古代和中世的“士”到近代青年现象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延续和传承,是社会公共性在多元时间中的扩展和推进。因此,理解儒学民众化的发展,是认识青年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需要批判和解构,更需要一种诠释与重建,需要超越时代与传统进行对话和创新,从历史意义中发现我们今天存在的意义,只有全面深入地探讨,才能把传统的资源充分展现出来。
简介: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诞生的历史情境,马克思恩格斯把解放全人类和为劳动人民谋取幸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及生产关系状况的基础上,认为造成人的不幸福的直接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指出只有在人类解放获得自由发展的时候,才会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和以往历史上曾出现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和追求幸福的科学幸福观,它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植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本质、活动规律之上,把幸福的实现路径具体化、历史化。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创造幸福需要实践活动、以集体主义为着眼点、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劳动是幸福实现的源泉、消除异化劳动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实现幸福要对旧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幸福的基本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具有区别于其它幸福观的显著特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索取享受与奉献创造的统一,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是研究幸福问题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当代人们理解和追求幸福提供正确指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理论支撑,为当代幸福中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简介:对1300名非城中村青年和600名城中村青年施测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以了解城中村青年主观幸福感情况及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论:(1)城中村青年主观幸福感低于其他青年群体,总体内部特点复杂;(2)恋爱、结婚成为当代青年最为重要的生活事件;(3)城中村青年更多的使用不成熟应对方式;(4)不成熟应对方式是城中村青年主观幸福感低于非城中村青年的主要影响因素。
简介:民生科技通过理性技术手段改善人们的生计,满足人们的需要,进而对公民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在尊崇理性的当下,公共问题的治理手段已不再仅仅锁定在政策(价值)领域,理性化的科技手段日渐成为与公共政策并驾齐驱的社会公共问题治理工具,甚至于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的改善单向度地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这使得民生科技对于提升公民幸福指数的价值日益被重视。但由于受到诸如资金、政策环境、信息等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民生科技创新、扩散依然面临着不少困境,这使得民生科技进一步增进公民幸福遭遇不小的挑战。如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解决科技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来破除民生科技发展的障碍,进一步增进居民幸福感,是当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