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正>医学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分支,美国学术界颇受重视,蒂洛的《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书对此有专章论述。本文拟根据该书提供的线索,扼要介绍美国学者关于医学道德的主要观点(本文引语,均出自该书),以窥美国医学伦理学之研究概貌,以供国内研究医学道德批判借鉴之用。()研究范围和般原则蒂洛认为,医学道德实质上与这问题有关,即如何确立和保持病员、病危者与健康人、医务人员之间的人命攸关的道德关系;以医学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伦理学,不但要研究选择“治疗”手段的道德方式,而且要研究交往关系应如何“对待”病人。蒂洛具体列举了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所应包括的问题,对无可救药的垂死病人的治疗,停止治疗、听任病人死去(“听任死亡”),征得病人同意杀死病人(“仁慈赐死”),未得病人同意而杀死病人(“仁慈杀死”);对病人的行为控制,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人体实验 行为控制 道德关系 主要观点 学术界
  • 简介:当今社会,随着人类共同体理念的不断加强,诚信也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性话题。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诚信也越来越展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甚或核心精神要素。在这社会背景下,王淑芹、曹义孙著《德性与制度》的问世,为迈向诚信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该著作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围绕诚信制度与诚信社会建设。

  • 标签: 诚信社会建设 诚信制度 德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力作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决策回避现象大量存在于伦理决策。对现状偏误、无行动偏误、选择延迟、不行动惰性和禁忌回避五类决策回避的原因以及道德困境决策任务的特点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道德困境决策回避的四可能原因,即回避消极情绪、回避不致性、回避权衡和回避禁忌,并对该四类原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道德困境决策者决策回避的理论框架。最后对关于道德困境决策回避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道德困境 决策回避 理性判断 情绪
  • 简介:<正>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们以空师为点,就士兵德育问题进行了调研。先后三次深入团站基层单位,向30基层主官作调查,获得了上万统计分行数据和5O个个人和单位的典型事例,并进行了系统分析,写出了10专题调查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加强和改进士兵德育工作的初步方策,其中有些已经付诸实践,有些还在进步研讨。

  • 标签: 士兵 德育工作 道德教育 党员 道德规范 行为调节
  • 简介:乞讨已经成为种社会问题,乞讨在当代中国的泛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如何对待乞讨和乞讨者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其中价值观的矛盾及其所引起的道德困境构成了对乞讨现象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把乞讨作为种手段和乞讨者对种生活方式的自愿选择区别开来.如此才能对乞讨之中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乞讨者和施舍者之间的关系、乞讨者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道德定位,并为处理乞讨问题提供依据.

  • 标签: 乞讨 乞讨行为 乞讨资格 道德困境
  • 简介:信息伦理学领域,存在着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些学者将信息伦理学作为门非规范的伦理学来研究,而另些学者则偏重于信息伦理学的规范性质.信息伦理学作为门规范学科,应当研究不同类型的信息活动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伦理问题,而不能成为计算机伦理学、媒体伦理学、生物信息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的集装箱.规范的信息伦理学可以参考义务论、美德论、效果论的分析框架,而且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各国的信息伦理学有本土化的问题,但在全球性的信息沟通,应当实现不同的信息伦理学的整合.

  • 标签: 信息 伦理 信息伦理学
  • 简介: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的意义经过“知性”的“范畴化”而失去“实存”的生命本质,从而第哲学与伦理学分离开来。但“实体论”斯宾诺莎那里,“存在”的本质被置于“实存”重新思考,而“自因”的“实存”作为神或自然的“自由”存在的存在论意义获得了肯定,因而人作为神的存在样态的伦理意义也能在这种实体论的存在样式得到重新思考。因此,“实体论”作为“伦理学”不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部分,而是从存在论意义上对第哲学作为伦理学之命题的原创性思想,这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第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标签: 实体论 第一哲学 伦理学 生命 德性
  • 简介: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体现现代性本质的核心问题。“德法次序”概念,可以将日常德治和法治关系的探讨,纳入到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哲学框架来,实现种现代政治哲学叙事。

  • 标签: 德法次序 道德 法律 德治 法治
  • 简介:如果说中国传统文明观强调天人合,表现为具有整体性与合性特征,那么西方文明观则以天人二分为基础,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具有理性与科学特征。具体认识中西文明观产生的哲学基础,分析二者不同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强调五位体,主要表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起点,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方面的和谐,最终实现五位体的有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刻,通过对中西传统文明观进行比较,对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与特点,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会主义文明观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五位一体
  • 简介: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谋求者的和谐与协调之途,经济伦理学的基本任务。、人的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经济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性,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对立的历史根源;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则是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的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者的有机统者统、整合而形成种基本的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的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的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解决者的冲突、保持和谐与合作方面,它是种合适的经济伦理。

  • 标签: 经济价值 道德价值 对立 统一
  • 简介: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哲学思潮,较之于学者们普遍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的休谟的情感主义传统反倒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种德性伦理学在当代复兴的思想源泉,与儒家德性论会通的语境之下尤其如此。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印证了休谟的移情观念,而这移情观念又可以用来对道义论进行种情感主义的辩护,即种建基于移情观念的当代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情感主义 理性主义 休谟 移情
  • 简介:<正>古代道德俗文化,《增广贤文》颇为引人注目的。自明清以来至建国前,它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几至风行全国。当时乡土市井、士商农工,略通文墨之人,谁不知几句贤文。“读了贤

  • 标签: 古代人 教化 《增广贤文》 知几 文墨 缩头
  • 简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项内涵丰富、工程浩大的文化事业,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这首先需要我们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步提醒国人重视精神家园建设。

  • 标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人 文化焦虑 路径 设计 理想
  • 简介:建筑美德种物化形态的美德,它是种通过建造活动展现出来的人为自己造福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人利用人造物来满足生命需求、追求更好生活的外在表征。维特鲁威提出的三基本建筑美德——坚固、实用和美观,蕴含普适隽永的价值。维特鲁威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们对建筑价值观的认识、评价与发展,折射出西方建筑美德观的流变。追寻当代建筑美德,除了遵守建筑的传统美德外,尤其应强调能够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美德要求。

  • 标签: 建筑 美德 维特鲁威
  • 简介:中专卫校教材本值得推荐的《医学伦理学》金刚作为名医务工作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固然十分重要的,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品德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在当前,些医生和医疗单位职业道德下滑的情况下,人们更深感建设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作为以培养...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中专卫校 医务工作者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 生命伦理学
  • 简介:康德的自然观直受到广泛误解,“人创造的终极目的”这命题被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二元论哲学框架也被指责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罪魁祸首。然而人们只注意到康德对理性主体的高举,却忽视了他美学和历史哲学关于“自然主体性”的阐发;在其中,自然不但不是僵死的、对象性的东西,而且被认为人之成为人的过程以及人类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康德所努力探索的种现代版的“天人合”蓝图,使得自然科学和人类自由都得以保全。

  • 标签: 康德 自然观 现代 天人合一
  • 简介:问题的提出:道德治理究竟"治什么"?党的十七届六全会首次提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此后,道德治理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步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由此,道德治理问题更成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部门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 标签: 道德治理 内在统一 范式 伦理 经济 极端个人主义
  • 简介:R·B·培里的般价值论及其伦理结论□朱文秋R·B·培里(1876-1957)提出了兴趣价值说这个系统的、完备的般价值理论,自然主义和认识主义的典型代表,价值学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也被认为元伦理学的流派之。但国内对培里的价值论著作只有片断的...

  • 标签: 一般价值论 相对主义 培里 认识主义 最高善 自然主义
  • 简介:社会公共伦理作为人们公共生活领域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共伦理建构,却存在种伦理需求与道德供给之间的深刻矛盾,即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伦理的缺乏与道德日益多元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困境,实际操作层面,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种思考或尝试也许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公共伦理的建构打开另外扇窗户。

  • 标签: 公共伦理 个体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