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阴阳"是传统中国哲学古老学说。在古代中国,情感主义者(如孟子和王阳明)都没有把阴阳作为其道德理论基础,但事实上,中国阴阳思想为18世纪欧洲情感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阴"可以理解为潜在能力,"阳"可以理解为理性目标,二者具有必然补充性。阴阳可以视为个体和整体意义上道德情感论基础,并有可能通过阴阳范畴将情感主义伦理学加以规范化。

  • 标签: 道德情感主义
  • 简介:<正>身处纷纷扰扰世界,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人生、功名、应采取什么态度?如何使自己一生过得既幸福又有价值呢?一个人如果有一种平静欢愉气质、健全体魄、并有理智清明、洞察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心理,这些都不是身份财富所能代替。有了这些,即使在贫乏环境中也能怡然自

  • 标签: 心理健康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安慰 道德行为 理郁
  • 简介:德性论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是人内在品质,以人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实质主义;规范论关注是人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形式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德性论到规范论转型,其积极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自我决定权利,即肯定了个人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规范限制在共同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外在行为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丧失,而这也就意味者人本身丧失。

  • 标签: 德性论 规范论 伦理学 道德评价体系 品质 行为
  • 简介:体制转型“道德阵痛”王淑君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关系由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体制转型,引起了道德观念剧烈振荡,使道德问题成了人们空前关注和争论热点。在争论中出现了“爬坡论”、“滑坡论”...

  • 标签: 体制转型 矛盾和冲突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阵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基础和源头,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因此,政府信用提高对于提升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政府信用失范是政府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统称,政府信用失范将会造成政府失效乃至政府失败。在目前政府主导形态下,政府信用提高和信用危机克服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自主性——政府自觉。

  • 标签: 政府信用 信用失范 政府自觉 政府文明
  • 简介:敬畏生命是人类创始成终价值基准。但在启蒙时代,这一价值准则受到了理智启蒙挑战,认识论生命观和道德观掏空了伦理生命内涵,导致了理性道德冷漠和伦理实体世俗回潮。随着黑格尔伦理化国家理论在历史实践中失败,启蒙道德辩证法暴露无遗。启蒙道德失败,在于它祛魅了生命,导致了生命意义脱落。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正是在反思启蒙道德失败中诞生,它重新将生命伦理联合起来,让伦理回归到生命价值本源。

  • 标签: 敬畏生命 启蒙道德 道德辩证法 生命伦理
  • 简介:在人们生活世界中存在着不止一种值得人们追求目标和价值,而各种价值之间有可能是不可通约,甚至是不相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比较。在每个人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不同目标和价值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甚至是可以进行计算。正是基于这种数字化计算,每个人才有可能在面对多种价值和目标时做出理性选择,根据每一目标和价值对自己人生意义而做出选择,并对自己选择负责。

  • 标签: 价值多元主义 理性选择 自由 责任
  • 简介: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遭遇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凝聚力;在抗震救灾中,人性之光照亮了华夏儿女心灵,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当我们在悼念逝者、感念英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伦理论题,如人权、人性、生命、责任、慈善等,在这场人类和自然灾害斗争中是不是值得特别关注呢?本组笔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期望对我国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以积极促进。更多还原

  • 标签: 民族精神 汶川大地震 人性之光 逝者 正义价值 当代社会主义
  • 简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重要思想武器。对我

  • 标签: 绿色发展 社会发展规律 经济发展空间 主体功能区 人类社会 人与自然
  • 简介:一问题提出:道德治理究竟"治什么"?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歪风邪气"。此后,道德治理问题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党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由此,道德治理问题更成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部门共同关注和探讨热点问题。

  • 标签: 道德治理 内在统一 范式 伦理 经济 极端个人主义
  • 简介:黄宗羲王夫之作为明遗民,早年都曾强调夷夏之防。不过黄宗羲夷夏观以文质论为思想根基,王夫之夷夏观以义利之辨为哲学归宗。前者是对汉唐儒学开放型夷夏观总结,后者是对宋明理学保守型夷夏观深化。这就从思想上解释了为何黄宗羲晚年转而认可清廷,而王夫之则继续坚决抵抗。

  • 标签: 文质论 义利之辨 黄宗羲 王夫之 夷夏观
  • 简介:<正>钱钢同志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真实地再现了大自然突然强加给人间那幕悲剧,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毁灭性灾难面前那种临危不俱、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拼搏场面,从而揭示出抢险救灾生力军——解放军战士以及那些幸存的人们高尚品德,与此同时。作者还真实地披露了在一片废墟上发生令人震惊丑恶事情——抢劫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善与恶 战士 废墟 犯罪人群 恶事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理论界出现科学化倾向,公共行政管理被归入科学事实领域,伦理学则属于价值领域,两者被人为地分离;行政伦理结合经历了相当长时期,行政学产生之时起,行政管理价值问题伦理目标就成为学者们思考一个焦点;20世纪70至80年代,行政伦理真正开始融合,不仅出版了理论著作,而且在行政实践中接受了伦理规范.至此,公共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产生.

  • 标签: 事实领域 价值领域 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伦理学
  • 简介:在传统社会,政治与人生之间有着密切价值关联。正如一位当代学者所言,"古典政治哲学预设了人生命有一应然性目的状态,或者来自本性(自然),或者来自某种超越旨意(天、神),代表一种终极理想目标,人完成在焉。政治生活在人生里有其位置,正是因为政治生活跟达成该一目标有某种特定关系。在这样思考架构里,政治体制、政治价值正当性,可以由政治生活该一目标的关联导出。

  • 标签: 政治伦理思想 《大学》 形而上 “道” “命” 维度
  • 简介:企业家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亟需学界探究学理问题,同时更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现实践行实践问题。企业家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无病呻吟”,不是企业、企业少数人甚至企业家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不是一种外在驱动,不是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它是产品益众、财富阳光、创新求变、做强企业,以及心怀天下、仁爱化众感恩图报、回报社会。

  • 标签: 企业家 社会责任 企业 社会
  • 简介:对公共道德概念把握不仅要从中外公私观念历史流变中,而且要从现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基础道德诉求中去理解。我们当今公共道德观念,消极性积极性公民行为必须同时提倡。一方面在制度设计运行中,处理好如何以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立基,但又能容纳公民公共参与积极性问题;另一方面,对公民要求要有两个面相,一是积极,即有所为,一是消极,即有所守。有所为,指对公共事务参与及公共交往中体现同情关爱及信任、合作等公共精神;有所守,指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益,遵守公共生活中法律规则。

  • 标签: 公共道德 私人自主性 公共参与 公民行为
  • 简介:任何文化都是"魂""体"统一。作为文化之"魂"精神文化价值要被人们认知和认同,必须经由文化之"体"传播。某种意义来说,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同等重要。文化之"魂"必须通过文化创造才能生成,而文化要起到"育"人"化"人作用,则只有通过文化传播才能实现。

  • 标签: 文化传播 主流价值 传播体系 现代文化 精神文化价值 创造才能
  • 简介:罗尔斯契约论强调公民是正常而充分合作社会成员,而且它还假定他们种种天赋才能处于正常范围。在可行能力思路看来,由于这样一种契约主义方法论,那些具有严重能力缺陷的人不能从正义原则中公平受益,他们甚至被排除在正义原则选择过程之外了,因此这种理论没能真正保障每一个人基于正义不可侵犯性。但在罗尔斯契约论中,作为正常合作成员之基础两种道德能力应当被理解为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而正常能力假定意在排除能力差异在原则选择过程中影响,因而它反而是包容性。在组织有序社会中,有能力缺陷的人一些特殊需要确实没有被当作一个基本正义问题来对待,但这一点乃是平等政治自主性代价。

  • 标签: 契约论 可行能力思路 正常能力 能力缺陷 政治自主性
  • 简介:进化伦理学把道德看作是进化产物。进化思维在解释道德现象时有三个不同程度涉入,这个区分是依据自然选择在塑造道德过程中所扮演角色而言。根据一种最弱级别的进化涉入,道德像艺术和科学一样,只是自然选择间接产物,不受制于机体生物性;而根据一种最强级别的进化涉入,道德完全是自然选择直接产物,根植于机体生物性中。这两个级别的进化涉入不能提供对道德理想解释,一个恰当级别的进化涉入应该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 标签: 进化 道德 伦理学 社会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