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医院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中医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利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综合情况(理论与操作成绩,实训与综合成绩)和实习满意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护理教学模式下,观察组在综合情况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习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和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所以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内,选择124例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获得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77.4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77%。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19%,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55%。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测定T2DM合并DPN(DM+D)组64例、T2DM不伴DPN(DM)组51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M+D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bA1c及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DM组,FINS水平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发生DPN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2)。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T2DM发生DPN明显相关,检测血清HCY水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的肾功能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型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老年患者。依据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血管起源的白质高信号及血管起源的腔隙出现的情况,评估患者的CSVD总负荷,使用美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的肌酐方程(CKD-EPI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eGFR与CSVD总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CSVD总负荷评分为0、1、2、3和4分的患者分别有35例、38例、39例、28例和12例。CSVD总负荷评分越高(0~4分),患者的年龄越大[(67.43±6.59)岁、(68.42±6.83)岁、(72.18±7.94)岁、(76.46±7.75)岁、(79.92±6.17)岁;F=12.018,P<0.001],eGFR值越小[(92.94±12.45)、(90.52±8.62)、(89.45±8.48)、(83.90±7.19)、(79.16±7.77)ml·min-1·1.73m-2;F=7.21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eGFR与CSVD总负荷呈负相关(r=-0.399,P<0.001)。进一步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后,eGFR的下降是CSVD总负荷增加的危险因素(OR=0.957,95%CI=0.924~0.990,P=0.012)。结论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中,eGFR是CSVD总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eGFR水平下降,CSVD总负荷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50例每组,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后,两组各方面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随访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2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进行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管理方法进行随访管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中健康行为、饮食与血糖、遵医嘱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新发皮质下小梗死(RSSI)伴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探讨RSSI伴认知障碍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RSSI患者115例,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45例)及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评分<26分,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EPVS体积等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RSSI伴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进一步根据EPVS视觉分级将患者分为EPVS无-轻度组及中重度2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认知功能域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EPVS分级及体积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RSSI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血肌酐水平、基底节区EPVS(BG-EPVS)中重度患者比例、BG-EPVS体积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G-EPVS体积是RSSI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1,95%CI:1.028~1.965,P=0.034)。在RSSI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中,BG-EPVS中重度组患者的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域评分明显低于无-轻度组患者,Stroop色词测验(SCWT)和连线测试(TMT)复合Z分及执行功能总复合Z分明显高于无-轻度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SSI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BG-EPVS分级及BG-EPVS体积均与执行功能总复合Z分呈正相关关系(r=0.439,P=0.001;r=0.410,P=0.001)。结论BG-EPVS体积是RSS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BG-EPVS分级及BG-EPVS体积均与认知功能中的执行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模拟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行立体定向消融体部放疗,探索质子调强放疗(IMPT)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对资料完整的5例患者的胸部定位CT图像均分别勾画左心室的心尖部、心前壁、间隔壁、下壁、外侧壁心肌全层共25个大体靶体积(GTV)。GTV三维外扩5 mm为ITV,ITV外扩3 mm为PTV。每个靶区均分别设计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与IMPT计划。处方剂量为单次25 Gy (RBE)。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中位ITV体积45.40 cm3(26.72~67.59 cm3),所有计划均达到足够的靶区覆盖(ITV V95%Rx≥99%)。相比VMAT计划,IMPT组全心、心包及靶区外心脏组织Dmean分别降低44.52%、44.91%、60.16%,左前降支D0.03 cm3降低17.58%(P<0.05)。按病灶部位分析后发现,IMPT仍可降低绝大多数危及器官剂量,但当病灶位于前壁及心尖时左前降支D0.03 cm3两者相近,病灶位于前壁或下壁时左回旋支D0.03 cm3也相近(P>0.05)。结论模拟VT患者立体定向消融体部放疗时,VMAT与IMPT计划均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而IMPT可降低正常心脏组织受量,具有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心包炎或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的潜在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宫颈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7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选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应用综合性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72例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至12月。选择数字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6例患者。在分组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疼痛护理。研究工作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选择综合性护理模式,能够使自身护理满意度得以提高,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方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被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PaO2和SaO2等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 整体护理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应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专科联盟模式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院前溶栓及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探讨专科联盟模式(Specialized Alliance model)的院前溶栓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我院急诊2020年9月到 2023年9月间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20呼救以及专科联盟呼救出诊的所有急性STEMI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给予单纯抗栓治疗,一组给予溶栓和抗栓治疗。即治疗组、 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62例,院前嚼服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肝素3000u静脉注射,常规对照组58例,院前给予常规嚼服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两组都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药物治疗,入院10分钟内再次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人的症状以及心电图诊断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通过观察一周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来判断两组患者急性心梗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收益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抬高的 S-T 段回降的有33.87%,没有变化的有48.39%,抬高的17.74%;对照组的ST段回降的占18.97%,没有变化的占37.93% 抬高的占43.10%,统计学分析 P<0.05, 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消失未急诊PCI的占30.65%,急诊PCI术中造影发现罪犯血管血流达Ⅲ级直接下台的占54.19%,植入支架或药球的占55.81%,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早期院前抗栓和溶栓治疗对心电图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改善症状,降低PCI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越早期溶栓或抗栓干预治疗患者受益较多,提高城镇居民和偏远农村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单侧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不对称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单侧ICA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定量分析EPVS体积。按照IC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三组,比较患者ICA狭窄同侧和对侧的EPVS体积。计算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EPVS(CSO-EPVS)的不对指数(AI),将AI≥0.2的患者纳入EPVS不对称组,其余为EPVS对称组,比较组间单侧ICA狭窄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与BG-EPVS不对称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年龄(70±10)岁,其中男性96例,女性26例,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81例(重度狭窄46例,闭塞35例),中度狭窄组41例。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患者的BG-EPVS体积[(4.08±0.76)mm3]以及BG-EPVS不对称分布比例[75.3%(61/81)]大于中度狭窄组[(3.12±0.85)mm3,39.0%(16/41)](均P<0.001)。单侧ICA狭窄侧和对侧EPVS体积比较,重度狭窄组、闭塞组狭窄同侧的BG-EPVS体积[(3.34±0.86)mm3,(3.93±0.60)mm3]大于对侧[(2.65±1.28)mm3,(3.21±0.88)mm3](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单侧ICA狭窄程度与狭窄侧BG-EPVS体积呈正相关(r=0.62,P<0.001)。进一步比较EPVS对称组与不对称组患者的单侧ICA狭窄程度,结果显示BG-EPVS不对称组的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比例高于对称组[79.2%(61/77)比44.4%(20/45),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OR=4.280,95%CI:1.743~10.508,P=0.002)和年龄(OR=1.055,95%CI:1.001~1.112,P=0.044)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和年龄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单侧ICA狭窄同侧EPVS体积大于对侧,ICA狭窄程度与BG-EPV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索磷布韦(Sofosbuvir,SOF)为基础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CHC的儿童,接受SOF(体质量≥17 kg 200 mg/d,<17 kg 150 mg/d)/雷迪帕韦(Ledipasvir, LDV,体质量≥17 kg 45 mg/d,<17 kg 33.75 mg/d)或维帕他韦(Velpatasvir,VEL,体质量≥17 kg 50 mg/d, <17 kg 35 mg/d)±利巴韦林(RBV,15 mg/kg/d)治疗12周,停药随访12周的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结束和停药随访12周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并观察治疗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3例儿童中10例(76.92%)儿童均在抗病毒治疗后2周内HCV RNA转阴,2例(15.38%)在2~4周内HCVRNA转阴,1例(7.69%)患者在8周HCV RNA未转阴时加用RBV,第10周复查HCV RNA转阴。停抗病毒药物后12周和24周(SVR12,SVR24)复查HCV RNA持续阴性。不良反应:头痛2例(15.38%)、3例乏力(23.08%) ,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索林布韦为基础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家访对使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的不可治愈性食管癌患者营养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使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的不可治愈性食管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随访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护士家访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状况评分以及营养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营养不良风险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出院前主观全面评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SGA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6/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家访随访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不可治愈性食管癌患者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后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营养学指标,同时降低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后续的恢复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