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探讨有可能会导致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纳入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血常规、IgE(免疫球蛋白E)以及血清过敏原进行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分析有可能会引起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结果: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35例,占比35.00%;49例患者IgE>100IU/ml,占比49.00%。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偏低,提示病因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多种发病因素,需临床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为查找诱因或病因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发生,一方面与病毒的复制和多种病毒蛋白的表达有关,同时另一方面更在于宿主体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慢性HBV感染的自然过程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与HBV的相互作用,对HBV感染后的转归及CHB的发病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免疫活跃的时期,也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本文就HBV及其相关蛋白产物与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识别治疗时机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出疹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控策略。方法 选取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医院收治的 112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体查、询问和实验室检查对病情进行诊断,在诊断后采取及时隔离和针对性治疗,观察出疹性传染病诊断结果和治疗结果。结果 经过对 112例患者的问诊、检查后,发现病毒性感染出疹 83例 (56%),细菌性感染出疹 4例 (3.57%),过敏性出疹 25例 (22.32%);患者经治疗均治愈康复,治愈率达 100%。结论 出疹性传染病种类较多,需尽早检查诊断和治疗,目前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和加强疫情监测进行预防,通过提高患者健康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可有效预防出疹性传染病。
简介: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是儿科常见疾病,以2~6岁多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充分,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耐药菌增加,进一步加重了治疗难度。随着近年研究,除免疫调节剂外,维生素AD、益生菌等应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的平衡、相关致病机制及治疗等多角度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突出肠道菌群的相关作用,进一步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4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4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对象维生素A、E水平及维生素A、E缺乏情况,通过Logit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结果对照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E缺乏情况均重于对照组儿童(P<0.05);多因素Logit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A水平<0.30 mg/L、维生素E水平<7 mg/L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A、E水平降低可能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维生素A、E表达水平可能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种病毒:人腺病毒(H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1 0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采用多重荧光RT-PCR进行呼吸道病毒4项指标检测,就病毒分布情况、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1 045例患儿中有281例4种呼吸道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26.8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194例(69.04%)、混合病毒感染87例(30.96%),HMPV感染最多,为120例(42.70%)、其次为HRSV感染119例(42.35%);在各年龄组中≤3岁组阳性229例(36.06%),4~7岁组阳性114例(42.22%),≥8岁组阳性63例(45.00%)。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检出率分别为25.68%、28.24%、49.34%、65.57%。结论多重荧光RT-PCR法能快速检测乌鲁木齐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为HMPV和HRSV感染;呼吸道病毒患儿感染率最高年龄段为≥8岁;以秋季和冬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简介:摘要目的估算北京市2018-2019流行季流感的发病率和住院率。方法基于北京市昌平区和怀柔区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监测、流感病原学监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病例监测和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调查的数据,采用乘法模型估算流感的发病率和流感相关的SARI住院率。结果北京市昌平区和怀柔区2018-2019流行季流感的发病率为5.4%(95%CI:4.5%~7.4%),流感相关的SARI住院率为31/10万(95% CI:22/10万~44/10万),住院发病比约为1 : 174。发病率最高的为5~14岁组儿童,住院率、住院发病比最高的均为< 5岁儿童。北京市2018-2019流行季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发病率(2.3%,95%CI:1.9%~3.2%)、住院率(17/10万,95% CI:11/10万~28/10万)、住院发病比(1 : 137)高于其他亚型。结论流感导致的疾病负担在儿童中尤为严重,建议制订针对儿童的免疫策略,预防流感传播。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COVID-19已蔓延至全世界,升级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合并肺外多器官功能损伤。人体免疫系统可有效抵御病毒入侵,然而多项临床现象和病理解剖提示COVID-19患者病程中存在免疫应答失衡。免疫失衡和过度的炎症激活与COVID-19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机体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细胞因子风暴等角度综述了COVID-19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免疫特征,以期阐述COVID-19免疫相关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COVID-19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成人及儿童期常见的肾小球足细胞疾病之一。已有证据表明,儿童绝大多数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和2/3的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甘肃省2018年10岁以下儿童中门诊流感样(influenza-like illnes,ILI)病例中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特征,为Flu、RSV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病例咽拭子标本共8 559份,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流感病毒,对其中的3 436份,用RT-PCR法对RSV检测。结果Flu阳性934份,阳性率10.91%,其中甲型H1N1阳性431例、H3N2阳性70例、乙型428例、甲型H1N1和乙型混合5例;RSV阳性320份,阳性率9.31%。14个市州之间Flu、RSV检测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99,Р<0.01;χ2=263.34,Р<0.01)。流感1月份为最高峰,阳性率为50.70%,乙型B/Yamagata系(占53.53%)和甲型H1N1(占39.93%)同时流行。RSV的流行高峰在2~4月,阳性率达13.98%,5岁以下儿童RSV阳性率10.11%,高于5岁及以上儿童RSV的阳性率6.94%.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7,Р<0.01)。结论10岁以下儿童ILI就诊病例中RSV和Flu是主要的病原,每年冬春季节存在流行高峰,建议加强RSV的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在儿童疫苗正确接种影响实验。方法:取 90例儿童疫苗接种儿童家长,根据随机方式划分 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接种,试验组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均 45例,对比 2组接种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接种率 80%,副反应 20%,试验组接种率 95.5%,副反应 2.2%,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接种时间为( 7.83±2.72),较高于试验组为( 3.32±1.03)( P< 0.05)。对照组家长知晓率均低于试验组( P< 0.05)。结论:在儿童疫苗接种中,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可以提升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同时保证儿童疫苗的正确接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使用间歇疗法后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改善状况 。 方法: 选取在 2019 年 1 月 1 日 -2020 年 1 月 1 日我院儿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 40 例,受选患儿均选用二代抗组胺药( 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根据是否应用间歇疗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两组表现进行对比。 结果: 受到观察的 40 例患儿中 ,在患儿接受间歇疗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用药后不良方应等方面,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儿来说,在间歇疗法指导应用二代抗组胺药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继续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 74例,均为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皮肤科护理(对照组, n=37)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 n=37)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依从性、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入院时, SAS、 SDS经检测无差异( P>0.05),护理出院前, SAS、 SDS均有均显著优于护理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荨麻疹治疗依从性( 92.56±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 81.42±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所收治的慢性荨麻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经评定为 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 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