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根据克雷顿·克里斯汀生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以及从中归纳出的“技术的非竞争性”、初始阶段的低端性、易获得性以及消费者价值导向性四个特点,可以得出金融科技是破坏性创新的结论。“破坏性创新”要求监管者必须善于识别金融科技创造的新产品或价值的“改变”;敏锐捕捉具有高度指示效应的“替代性潜力”;预见替代性变化的“结构性冲击”,从而与监管科技有了不解之缘。“监管沙盒”等监管科技的新形式保护创新,努力实现既推动金融创新,又保持金融稳定的双赢目标。转变与创新监管理念、培育科技监管的新模式以及在学习型社会中将监管科技应用于金融科技合规的全过程,是我国创建与发展监管科技的新思维。
简介:从世界博物馆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其视觉呈现来看,目前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形态。1.0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主要呈现为"集装箱式"的空间特征;2.0博物馆不仅较多地考虑到展示空间,而且也为藏品定制设计专属空间,将博物馆建筑物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设计;3.0博物馆除了将建筑物作为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其空间成为重要的展示内容。4.0博物馆基于未来时态的融合体验空间创造,超越现有博物馆侧重于历史空间、文化空间、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观念,更加注重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最终以具有生命表征与体温特质、具有浓郁情趣及其亲和力、具有空间独特叙事能力、具有自生长功能的融合场域的建构为目标。
简介: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物馆从重视“物”的“收藏”、“研究”,逐步转向重视“与观众沟通”,纷纷采用新概念、新方法,投入资源吸引不同受众,以改变观众行为、促成其学习并感到满意。在此背景下,1916年吉尔曼提出的用以描述观众对博物馆倦怠状态的小短语“博物馆疲劳”,在百年间引起一批重要学者的广泛兴趣。对“博物馆疲劳”的研究揭示了参观博物馆的影响因素包括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经历了从浅层次的现象归因到深层次的心理探究的历程。“博物馆疲劳”的检测方法与解释机制极其多样,从实证主义范式逐步转到自然主义范式。通过适时休息、节省耗费、放松身心和忘却疲劳等方法,有助于缓解观众“博物馆疲劳”以防止其过早离开,指导展览从而从本质上促成交换,进而改变观众学习行为及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