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时使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恢复患者听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4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19例患者痊愈,11例治疗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3.8%,1年内无人复发.对照组患者11例痊愈,14例治疗有效,7例无效,有效率为78.1%,1年内3例复发.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是目前此病保守治疗无效后的最佳治疗方法.关键词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图分类号R76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25-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8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外耳道正常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P<0.05);观察组气骨导差值总改善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且重建中耳结构及功能,改善患者的听力,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咽鼓管置管方案的具体操作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咽鼓管置管方案,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后常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对鼻咽癌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咽鼓管置管方案能显著提高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五官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使用盐酸洛美沙星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霉素治疗。统计1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7例(92.5%),对照组总有效29例(72.5%),研究组的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3例(7.5%),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1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使用盐酸洛美沙星,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0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分别是40.00%、18.00%以及10.00%,和对照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开展,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听力早日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组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6.7%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相对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疗效更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7%,两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两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简介:目的粪便移植已被证明在治疗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方面有效,但是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安全性的顾虑阻碍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粪便移植的安全性及其对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缓解效果。用于粪便移植的可以口服的冰冻粪便胶囊由经过筛选的健康志愿者捐赠粪便制成。方法2013年8月到2014年6月期间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开展一项非双盲、单组、初步可行性研究。纳入20例患者,一种是有3次或以上的轻度到中度艰难梭菌感染表现,且经过6.8周的万古霉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有2次或以上的因重度艰难梭菌感染住院,年龄介于11.89岁,中位年龄64.5岁。捐献粪便的志愿者要经过筛选。用于移植的胶囊储存在一80~C条件下。患者在连续2天内服用15颗胶囊,然后追踪症状缓解情况和6个月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安全性(通过2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来评价)和临床症状缓解且8周内不复发。次要指标包括患者主观感觉良好程度和每天排便次数。结果没有观察到由粪便移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粪便移植1个疗程后,14例(70%)症状缓解(95%CI:47%.85%)。6例无明显缓解,但是经过第2疗程后,4例缓解。总共18例(90%)患者腹泻明显缓解(95%CI:68%.98%)。患者治疗前排便次数平均5次/天,治疗3天后减少到2次/天(P=O.001),8周后减少到1次/天(P〈O.001)。结论本研究利用经筛选的志愿者粪便制成的胶囊进行粪便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粪便移植安全有效,但只是初步研究,仍需要更大的研究来评价粪便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尿细菌和药敏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据此把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细菌检验共检出52株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3株,包括大肠埃细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19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对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的药敏性较强;通过分期治疗后,治愈55例,治愈率90.2%,在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复发性尿路感染进行尿细菌检验,对疗程较长患者的指导存在局限性,应通过分期治疗法,同时依照药敏试验和临床验证法进行抗生药物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患者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变化相关性。方法91例研究对象按是否溃疡及愈合分为发病组、愈合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阴性球菌(G-c)、革兰氏阳性杆菌标(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及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数量在不同组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比较,革兰氏阴性球菌及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患者微生物菌群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微生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我们治疗口腔疾病应该重视口腔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