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康复速度,针对性护理值得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护理中应用 。 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 小儿创伤骨科 ; 术后创面 ; 护理效果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创伤骨科患儿 60 例,均分为两组,都给予分子暖疗氦氖激光治疗机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本文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口感染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伤口未感染率为100.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0.00%、伤口未感染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伤口感染,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3.14±3.04)d、住院时间(25.67±4.54)d,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4.26±4.26)d、(25.67±4.54)d,组间数据两两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大多治愈,仅出现1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57.1%,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而参照组治愈率为19%,治疗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换药处理,实验组患者接受VS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可促进创面清洁和愈合,减轻疼痛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 方法 选取本院 2012年 0 9 月 -2019 年 0 9 月期间收治的 92 例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 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各 46 例。其中实行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 为参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进行治疗 的为观察 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和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骨科创伤以及手术之后下肢肿胀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 有着 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骨外科就诊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22例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8.2%。结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全方位护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创伤骨科于 2015 年 6 月 -2017 年 3 月收治的 10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全方位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创伤骨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全方位组患者在重度焦虑、中度焦虑、轻度焦虑、无焦虑四个维度上的心理焦虑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全方位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全方位组患者感染、下肢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全方位护理模式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发生创伤性病变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骨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分别在早期给予诊断及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接受治疗前与实施治疗后其呼吸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3.1±0.8)分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5.7±1.1)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生存质量评分合计(31.34±8.87)分与接受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64.67±21.7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实施早期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以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急诊疾病病谱特征,分析病谱的变化特点,为创伤骨科急诊护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及2014年全年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686例和2476例,观察患者的就诊月份、年龄、性别、病因、受伤部位等。结果对比2011年和2014年收治的骨科急诊患者,少年组患者的创伤比例下降,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创伤的比例增加,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来源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就诊的外来人员明显增多,与2011年患者外来人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014年收治的患者中,路途和工作中受伤的情况较2011年有所上升,受伤的原因主要是跌伤、扭伤以及机器伤,综合受伤部位主要以腕部和髋部为主,患者的受伤类型2011年患者主要以闭合无骨折为主,2014年主要以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无骨折为主,两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创伤性骨科疾病的分析能够对护理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提升护理的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60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80例)和观察组( 80例);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中,外固定架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效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各项症状恢复更快,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