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辅助化放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放疗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采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21例,3例采用经腹会阴切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新辅助化放疗治疗后,保肛率为87.5%(21/24),无死亡发生。3例放化疗后会阴部位皮肤出现红斑,2例出现不同程度白细胞下降情况,均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新辅助化放疗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其复发率会显著降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直肠癌的治疗规范目前仍没统一,尤其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治疗方法争议较大,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此,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准确诊断、分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应用并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多层螺旋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的应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在不同影像学对直肠癌评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得出TRUS、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分期及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有较好的指导应用价值,为进展期直肠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7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年龄为31-62岁。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为Ⅲ、Ⅳ期,且全部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手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实行传统化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的总有效率、肿瘤细胞的最佳减灭率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肿瘤细胞的最佳减灭率分别为66.7%、38.9%,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中获益,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可能延误手术时机,降低总生存率。因此,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对新辅助治疗疗效差的患者,及早行手术治疗,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是具有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小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和DNA损伤修复过程,影响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可能预测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microRNA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疗效预测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明确microRNA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治疗辅助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月产后出血病例83例回顾分析,按用药分组,A组(垂体后叶注射液+马来酸麦新碱)42例,B组(垂体后叶注射液)41例,比较止血效率、临床疗效、机体血清指标。结果:止血效率比较,A组[(20.19±3.42)min]优于B组[(43.10±3.67)min](P<0.05);疗效比较,A组[100.00%(42/42)]优于B组[80.49%(33/41)](P<0.05);血清指标比较,A组指标较好(P<0.05)。结论:治疗产后出血时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用药,可加速止血,改善血清指标,应用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8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n=40)与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术(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0%,3年生存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30%,35%;观察组宫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0%,2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在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后,再实施根治术,可保障手术实施成效,提高近期和远期效果,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新辅助放疗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3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形式选择分组对比研究,由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68例观察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新辅助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68例对照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常规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3年生存率以及治疗表现出的毒副作用,最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完成治疗后,在3年生存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P<0.05);在出现放射性肠炎以及放射性膀胱炎等系列毒副反应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辅助治疗方法选择新辅助放疗,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程度明显,确保对复发病灶实施再次放疗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剂量空间,最终显著提高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随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治疗相关的病理诊断和评估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影响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关键点包括肿瘤/瘤床定位、标本规范化取材以及准确评估病理完全缓解和残余肿瘤负荷。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本共识,涵盖新辅助治疗前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定位、治疗后标本取材、组织病理学评估、治疗反应评估系统、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病理诊断报告和病理质量控制等七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治疗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后续治疗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7月~2021年1月期间确诊宫颈癌患者88例纳为研究对象,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设置组别后,对照组(n=44)行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化疗,观察组(n=44)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6月时CR、PR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EA、SCC、CA125、CA199血清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髓抑制毒副反应率对比无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的实施对提升宫颈癌患者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且可在安全基础上促进相关血清标记物水平复常,临床治疗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