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激三阴交穴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大鼠控尿能力及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大鼠阴道内置入未注水球囊尿管,模型组大鼠行阴道内球囊扩张制作SUI模型,电针组大鼠待阴道内球囊扩张建模成功后,对其三阴交穴给予电针刺激。经1周干预后,3组大鼠均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腹压漏尿点压(LPP)测定,并同步进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描记。另外本研究还分别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脊髓L6-S1节段NMDA受体及α2受体表达变化。结果3组大鼠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压LPP、尿道外括约肌肌电频率及振幅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腹压LPP显著提高(P<0.05),尿道外括约肌肌电频率及振幅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L6-S1脊髓节段NMDA、α2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阴道球囊扩张是制作SUI大鼠模型的有效方法;电针刺激三阴交穴在改善SUI模型大鼠控尿能力同时,还不会影响大鼠正常排尿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中NMDA及α2受体水平、增强尿道外括约肌活性有关。
简介:摘要目前,脊髓磁共振成像存在诸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应用,改善了脊髓成像质量,使定量测量成为可能,并逐渐应用于各种脊髓疾病诊断。作者对脊髓DTI成像技术及在健康脊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脊髓压迫症、脊髓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和肿瘤等多种脊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脊髓DTI成像除能定量描述健康脊髓的扩散特点,还能早期诊断各种脊髓疾病并明确病变范围,监测病情进展及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膝关节炎病人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我院接诊的80例膝关节炎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与参照组并无明显差异,在实施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差异较大(P<0.05);且在治疗前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的功能与僵硬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些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对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发现腹直肌分离大于2.0 cm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产妇年龄(27.48±2.37)岁,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产妇年龄(27.08±2.76)岁,采取自主训练。将腹直肌分离距离和盆底肌力等级作为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为(1.52±0.28)cm,低于对照组的(2.67±0.48)cm,试验组Ⅱ、Ⅲ、Ⅳ级盆底肌力比例低于对照组[0比9.3%(14/150),0比13.3%(20/150),34.7%(52/150)比44.7%(67/150)],V级盆底肌力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5.3%(98/150)比32.7%(4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9,P<0.05)。治疗后,试验组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电刺激与盆底肌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睡眠障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孕产妇225例,年龄20~4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调查,PSQI评分<7分无睡眠障碍组(NSD组)(n=76);PSQI评分≥7分为睡眠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睡眠障碍组(SD组,n=73)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n=76)。NSD组和SD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TEAS组于腰硬联合麻醉完成后至术毕,选取内关、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穴行经皮穴位电刺激,于术后第1和2天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3组术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分别于术前、术后1和2 d时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褪黑素及泌乳素浓度;术前、术后1、2和7 d时采用里兹睡眠问卷(LSEQ)评分评估睡眠质量;于术后6周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进行产后抑郁评分。结果与NSD组比较,SD组术后各时点LSEQ评分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升高,血浆褪黑素及泌乳素浓度降低,泌乳启动时间延长(P<0.05);与SD组比较,TEAS组术后各时点LSEQ评分升高,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血浆褪黑素和泌乳素浓度升高,泌乳启动时间缩短(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提高睡眠障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睡眠质量,减少产后抑郁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予以穴位按摩,统计对比两组康复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改变状况、症状改善状况、性生活质量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变化、子宫脱垂、尿失禁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肌力、子宫脱垂、尿失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性生活质量为(78.25±6.23)分,优于对照组(66.18±6.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康复满意度为89.80%(44/49),优于对照组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F-1、TGF-β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1、TGF-β1水平分别为(39.54±6.20)µg·L-1、(166.92±10.15)µmol·L-1,均高于对照组(25.46±6.18)µg·L-1、(142.56±10.66)µ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可改善盆底肌肌力,减轻临床症状,增强性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满意度,改善血清IGF-1、TGF-β1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60.56±4.19)岁;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60.59±4.21)岁。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手腕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手腕部量表(FMA-UE)]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于干预6周后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UE、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6周后FMA-UE(29.94±3.52)分、ADL(49.82±5.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19±3.47)分、(40.11±5.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护理态度(21.12±2.14)分、住院环境(22.25±1.52)分、操作技术(22.11±1.51)分、健康宣教(22.27±1.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92±2.13)分、(18.94±2.16)分、(19.05±2.20)分、(19.18±2.1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偏瘫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右侧大脑局部缺血再灌注脑卒中模型大鼠24只,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经颅脉冲刺激组(tPCS组),每组8只。术后2 d开始tPCS干预,干预7 d,每天20 min。在造模后1 d观察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造模前1 d、造模后1、9 d用catwalk步态系统采集步态行为数据。结果造模9 d后,tPCS组Bederson评分为(1.50±0.53)分,较组内造模1 d后和模型组造模9 d后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1 d后,模型组和tPCS组患侧肢体的爪印与玻璃的平均接触面积、肢体摆动速度、步幅长度、肢体速度、摆动时间、平均运行速度和站立时间与组内造模1 d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9 d后,tPCS组偏瘫侧的左前肢站立时间、脚掌与玻璃接触面积和左后肢站立时间均显著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CS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偏瘫侧前后肢步态功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实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1月之间,80例进院诊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实验病患。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右侧髂骨治疗措施,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相匹配的ROI-C手术治疗,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相匹配的ROI-C实行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对右美托咪定诱发患者心动过缓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50岁,体重48~6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TEAS组(T组),每组30例。2组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静脉输注0.5 μg·kg-1·min-1,C组不电刺激内关穴;T组右美托咪定给药同时经皮电刺激双侧内关穴(频率2/100 Hz,疏密波,据患者耐受程度刺激电流强度5~10 mA,以中指及无名指轻微抽动为宜)。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和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T1)时记录MAP和HR,记录ECG,计算PR间期、QT间期、Tp-e间期和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HR减慢,QT间期和PR间期延长,C组iCEB增大,Tp-e间期延长(P<0.05)。与C组比较,T组T1时HR增快,PR间期和Tp-e间期缩短,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TEAS内关穴可降低右美托咪定诱发的心动过缓发生风险,机制可能与其缩短心脏房室传导时间和减小心室复极异质性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活体肾移植供者(LKDs)围术期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s 7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假刺激组(S组),每组36例。T组LKDs于术前1 d上午(T0)、术晨麻醉诱导前30 min(T1)和术后第1天上午(T2)在双侧内关穴、双侧太冲穴和印堂穴各行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频率2~100 Hz,疏密波,电流强度6~15 mA;S组仅在相同时点及穴位贴电极片而不进行刺激。2组均在每次刺激前抽取肱静脉血,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T0、T1、T2、术后第3天(T3)和出院前(T4)记录2组医院焦虑抑郁-焦虑量表(HADS-A)的评分。记录2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拔除喉罩时间、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T5)电话随访2组HADS-A及Leeds神经性症状和体征评估量表评分。结果与S组比较,T组T1、T2和T3时焦虑发生率降低,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率降低,T1和T2时血浆5-HT浓度升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2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拔除喉罩时间、术后3个月内焦虑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缓解LKDs术前和术后早期焦虑,减轻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电活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均于治疗4周后评估效果。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周的认知功能;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周的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脑电活动。结果两组治疗2、4周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F=449.257、1253.708,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191.573、695.921,P<0.05)。两组治疗2、4周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F=352.897、16.370,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140.688、152.353,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σ、θ较治疗前降低,α1、α2、β1、β2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σ、θ低于对照组,α1、α2、β1、β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更利于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电活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且可大幅提升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利于良性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儿童昏迷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微意识状态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刺激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促醒治疗,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刺激频率40 Hz、强度10~15 mA,每日2次,每次4 h,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昏迷恢复量表修改版(CRS-R)评分对2组患儿的昏迷情况进行评定,记录2组患儿上肢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N20/P25波幅。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CRS-R评分、N20潜伏期及N20/P25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电刺激组治疗后CRS-R评分[13.00(10.00,14.75)分]及N20/P25波幅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N20/P25波幅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电刺激组CRS-R评分、N20/P25波幅较为优异(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提高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儿童的CRS-R评分、提高N20/P25波幅,有助于意识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注册法和全身麻醉在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9月至2021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D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5例。患者均为双侧电极植入。根据注册方法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注册局部麻醉(简称局麻)组45例、改良注册局麻组100例、改良注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组170例。比较3组患者的注册误差、手术时间、电极植入误差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315例患者中,选择丘脑底核靶点204例,苍白球内侧核靶点111例。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种类及治疗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注册局麻组、改良注册局麻组、改良注册全麻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0.7)h、(1.5±0.6)h、(1.0±0.4)h,注册误差分别为(0.82±0.24)mm、(0.28±0.05)mm、(0.26±0.04)mm,电极误差分别为(1.02±0.36)mm、(0.67±0.21)mm、(0.52±0.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15例患者共发生微电极相关出血2例(0.6%)、二次植入电极2例(0.6%),均为常规注册局麻组患者。结论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改进,其辅助DBS电极植入的精准性、安全性及植入效率均相应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点矫正法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对提高电极植入精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DBS治疗的6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应用DBS治疗患者42例(84侧电极),为未矫正组,术后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并应用公式分别计算电极在X、Y、Z轴的偏差距离以及电极偏差值ΔP,并制定相应的靶点矫正规则;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纳入的19例患者(36侧电极)均参照此矫正规则进行靶点矫正,再行DBS治疗,为矫正组,术后复查头颅CT,并进行头颅MRI与CT融合后计算ΔP。将电极偏差程度按照ΔP≤1 mm、>1~2 mm、>2~3 mm和>3 mm进行划分。将电极植入靶点后无需术中调整定义为第1次穿刺成功。比较两组患者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ΔP以及电极偏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致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头颅CT结果均未见脑梗死或脑出血。未矫正组左侧ΔP为(1.6±0.9)mm,其中X轴向内移(0.1±0.9)mm,Y轴向后移(1.0±0.9)mm,Z轴向上移(0.5±0.5)mm;右侧ΔP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1.4(1.2,2.2)mm,其中X轴向内移(0.2±0.9)mm,Y轴向后移1.0(0.3,1.5)mm,Z轴向上移(0.4±0.5)mm,计算所得的靶点矫正规则为双侧Y轴向均向前增加1.0 mm,双侧Z轴向均向下增加0.5 mm。矫正组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为94.4%(34/36),与未矫正组的77.4%(65/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24)。矫正组的左侧ΔP较未矫正组减小(t=-3.507,P=0.001);但矫正组的右侧ΔP与未矫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6,P=0.100)。矫正组与未矫正组比较,双侧电极偏差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电极偏差的靶点矫正法可提高术中电极第1次穿刺成功率,减小电极位置的偏差,对提高DBS电极植入精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注册法和全身麻醉在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9月至2021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D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5例。患者均为双侧电极植入。根据注册方法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注册局部麻醉(简称局麻)组45例、改良注册局麻组100例、改良注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组170例。比较3组患者的注册误差、手术时间、电极植入误差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315例患者中,选择丘脑底核靶点204例,苍白球内侧核靶点111例。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种类及治疗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注册局麻组、改良注册局麻组、改良注册全麻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0.7)h、(1.5±0.6)h、(1.0±0.4)h,注册误差分别为(0.82±0.24)mm、(0.28±0.05)mm、(0.26±0.04)mm,电极误差分别为(1.02±0.36)mm、(0.67±0.21)mm、(0.52±0.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15例患者共发生微电极相关出血2例(0.6%)、二次植入电极2例(0.6%),均为常规注册局麻组患者。结论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改进,其辅助DBS电极植入的精准性、安全性及植入效率均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