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唾液1,5-脱水葡萄醇(1,5-AG)的检测方法。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招募正常代谢(NGT)者和糖尿病患者共100例(NGT 69例,糖尿病31例,男、女各50例),咀嚼Salivette唾液采集管匹配的棉棒收集唾液。采用酶法检测探究检测唾液1,5-AG样本留取及储存方法。采用质谱法检测唾液1,5-AG水平,分析其在NGT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法。结果(1)唾液采集前刷牙与否不影响唾液1,5-AG水平;1 min咀嚼40~50、50~60和60~70次采集的唾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采集后立即检测相比,唾液采集后常温或4 ℃储存2 h检测的唾液1,5-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NGT相比,糖尿病患者唾液1,5-AG[(1.17±0.24)比(0.94±0.19)μg/ml,t=4.084]及血清1,5-AG水平[22.0(17.6,28.5)比4.6(2.8,8.2)μg/ml,Z=-5.421]均显著降低(均P<0.05)。唾液1,5-AG水平与血清1,5-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8,P<0.05),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366、-0.543、-0.444,均P<0.05)。结论唾液采集过程简单,可于常温或4 ℃短时储存。唾液1,5-AG水平可显著区分NGT人群与糖尿病患者,有望成为评估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控制水平的补充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质谱分析 唾液采集 1 5-脱水葡萄糖醇
  • 简介:摘要本课题组登记注册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33例患者评估,初步结果显示治疗后整体客观缓解率为45.5%(15/33),疾病控制率为81.8%(27/33)。依据转化成功标准,基于影像学评估的转化成功率为42.4%(14/33),实际手术率为30.3%(10/33)。截至2020年11月20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术后6个月无复发率为60.0%(6/10),中位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仍未到观察终点。此外,经术后病理证实肿瘤进展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尔卓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CPH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n=5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尔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右心室收缩、舒张及整体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l)表达水平及右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0.0%)及治疗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68.0%) (P

  • 标签: 地尔硫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末端脑钠肽原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1例65岁男性患者因患重症肌无力口服溴吡斯的明片(30 mg、3次/d)、唑嘌呤片(75 mg、2次/d)和醋酸泼尼松片(15 mg、1次/d)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脂肪酶(LPS)909 U/L、尿淀粉酶(AMS)3 838 U/L,腹部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胰腺炎表现。未停用上述药物,按急性胰腺炎常规方案治疗,无明显好转。发病第11天开始给予奥曲肽注射液皮下注射、注射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甲硝唑口服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LPS 3 332 U/L、血AMS 139 U/L,考虑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可能与唑嘌呤片有关,停用该药,其他治疗未变。患者症状很快缓解,4 d后复查,血LPS 546 U/L,血AMS 49 U/L。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硫唑嘌呤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丙基氧嘧啶结合甲状腺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5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9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基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丙基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丙氧嘧啶、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方法:本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选择我科180名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氧嘧啶治疗,对比疗效和甲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要好,甲亢指标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前者主要为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后者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酯,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过程中具有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率低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化使用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提供参考。

  • 标签: 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化瘀消肿洗剂配合紫榆膏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筛选 2019年1月 ~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肛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创面为开放性伤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化瘀消肿洗剂通过多功能熏洗仪熏洗,紫榆膏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 3、7、14天创面渗液、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 1、7、14天创面的长度、深度以及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术后第3、7、14天创面渗液、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1天创面长度、深度无差异(p>0.05)的基础上,术后实施治疗的第7、14 、21天,两组患者创面长度、深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消肿洗剂配合紫榆膏具有化瘀消肿,生肌敛疮、止痛促愈等功效,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明显。

  • 标签: 化瘀消肿洗剂 紫榆膏 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主要是为了提升药物使用效率,缩短病症的治疗时间,避免因频繁用药增加患者治疗痛苦。文章主要对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当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缓释药物制剂 控制药物制剂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 PC)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极具侵袭性且对传统放化疗及靶向药物均不敏感,致使 PC患者预后极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CI)治疗实体肿瘤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 但在 PC的临床实践中效果欠佳。 ICI与化疗、放疗和肿瘤疫苗等联合治疗的研究已开展,但目前仍处在小样本的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 ICI从单药治疗迈向联合治疗 PC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概述。

  • 标签: 胰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中药生产以及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中药生产现代化无法有效的推广更是大大限制了中药生产行业的发展空间。本次研究主要从当前过程系统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的推广来探究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为更好的提升中药行业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过程系统 先进管理 中药现代化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医药领域不断发展进步,开始将目光放在难溶性药物上,这类药物无法在水中快速溶解,增加药物开发难度,但是纳米技术的研发给难溶性药物开发带来了可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本文围绕着难溶性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介绍几种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难容性药物,包括纳米晶体、纳米载体等类型的药物,希望为今后的难溶性药物制剂开发提供参考借鉴,同时推动纳米技术的应用发展。

  • 标签: 纳米技术 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
  • 简介: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指出,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但缺乏具体使用信息。益生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不存在益生菌制剂使用禁忌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结合现有证据,临床可酌情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优先考虑使用在其他研究中有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的益生菌,告知患者正确服用的方法和服用时间,避免抗菌药物等对益生菌作用的影响,并注意监护益生菌潜在的感染风险。

  • 标签: 有益菌种 乳杆菌属 酵母菌属 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病 腹泻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方式广受关注,但其通过调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的同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也可能导致机体多个系统产生自身免疫等临床表现,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型糖尿病虽然是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但易发生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多数患者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治疗。随着临床上ICI的广泛应用,ICI相关1型糖尿病的发生势必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就其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免疫遗传学特征、临床特征及临床管理逐一论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糖尿病,1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方法: 整理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我院临床使用中药制剂的 154 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报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7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监护,观察组针对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经过对比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接受药学监护达到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39% ,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肤以及附件上,可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 ,实施针对性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用药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 110例监测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措施。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集中在 11—20岁及 61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性别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P>O.05), th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义( P<0.05),注射剂及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剂型( P<0.05),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用药管理,保证中药制剂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用药措施;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Methods: 110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monitored and repor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ge group of 11-20 years and over 61 years ol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xes of patients (P > O.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in t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ime period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injection and oral prepa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osage forms (P < 0.05) Higher than other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The incidence of skin and accessory damage,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P < 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 标签:
  • 简介:摘要几十年来,基于皮质类固醇和经典免疫抑制剂的标准方案已成为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主要疗法,但部分患者对这些经典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新型生物制剂的出现为这类疾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曙光,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其治疗方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本文回顾了目前应用广泛的新型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贝利木单抗、依库珠单抗、硼替佐米等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 贝利木单抗 依库珠单抗 硼替佐米
  • 简介:摘要IL-6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参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监测IL-6水平可在临床早期判断疾病类型,对了解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IL-6通路是机体平衡维持和失调所致疾病过程中的关键途径,靶向IL-6通路的抗体药物已成为多种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的创新疗法,并有可能应用于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其他疾病。此文针对国内外已上市及在研靶向IL-6/IL-6受体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受体,白细胞介素6 抗体,单克隆 治疗,临床研究性 炎症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