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难溶性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试析难溶性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陈丽

上药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 要】近些年来,医药领域不断发展进步,开始将目光放在难溶性药物上,这类药物无法在水中快速溶解,增加药物开发难度,但是纳米技术的研发给难溶性药物开发带来了可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本文围绕着难溶性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介绍几种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难容性药物,包括纳米晶体、纳米载体等类型的药物,希望为今后的难溶性药物制剂开发提供参考借鉴,同时推动纳米技术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纳米技术;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一些药物无法在水中快速溶解,限制药物的应用及发展,为了改善该问题,可以从药物的溶解度入手,采用纳米技术改善现状。在应用纳米技术时,其核心为纳米晶体及纳米载体,粒径在1-100nm之间,可以实现对药物的分散处理。药物经过纳米技术处理后得到两种类型的药物,一种为纳米晶体药物,包括纳米混悬剂、纳米固体制剂等,另一种为纳米载体药物,包括聚合物胶束、脂质体、纳米粒等,本文主要围绕上述两种药物展开研究。

1纳米晶体药物研究

在制备纳米晶体药物时,首先要处理难溶性药物,得到粒径在1-1000nm的药物颗粒,采用粉碎处理的方式,在帮助药物重新结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就可以得到混悬剂、纳米固体等,这也是纳米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通过纳米技术合理应用,可以得到粒径在1-100nm的难溶性性的纳米晶体药物,粒径超过表面积,从而让粒子更容易溶解在水中,达到提升药物溶解度的目的。

例如,紫杉醇就是常见的难溶性药物,无法在水中快速溶解,虽然可以在乙醇、蓖麻油等溶液内迅速溶解,但是会增加药物毒性,患者不能承受药物带来的毒性,引发不良反应,严重时危急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同时溶解后会影响紫杉醇的药效发挥,也无法保证实际的治疗效果,为此临床上基本不使用这类药物。针对该现象,还开展了专项的实验研究,选择荷瘤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紫杉醇纳米晶体药物,用量为90mg/kg,另一组则采用紫杉醇药物,用量为30mg/kg,记录两组荷瘤鼠的肿瘤治疗情况,经过研究表明,注射紫杉醇的荷瘤鼠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治疗,并且死亡率相对较高,甚至还会出现肿瘤扩大的现象。注射紫杉醇纳米晶体的一组发现明显治疗效果,荷瘤鼠肿瘤得到一定的抑制,并且死亡率相对更低。通过上述实验研究表明,在利用纳米技术处理难溶性药物以后,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在生物方面的利用度持续提升,这也表明纳米晶体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难溶性药物的表面积与生物利用度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在表面积持续上升时,生物利用度也会随之上升,提高药物的应用价值。

2纳米载体药物研究

2.1纳米粒药物

纳米技术除了解决药物难溶性问题外,还可以给药物赋予一些新的特性,纳米粒拥有靶向、控释等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减少药物本身的毒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药物拥有更强的治疗效果。难溶性药物可以通过纳米结晶处理,粉碎后就得到了纳米粒,让药物拥有更强的疗效,同时还可以让药物在体内循环更长的时间。纳米处理后的多西他赛药物效果远远超出游离处理,可以更好的抑制肿瘤,同时纳米粒还可以更快融入血液。纳米粒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就可以得到固体脂质、结构脂质纳米粒等,药物被包裹到脂质内部,形成一个固体脂质纳米粒,整体可以视为封闭给药系统,粒径一般在50-1000nm之间。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溶解度在重结晶时由于致密的晶格反而下降,但结构脂质纳米粒由于缺损晶格从而使得溶解度得以提升。这表明晶格越致密,溶解度越低,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脂溶性药物时通过对水溶性药物进行酯化所获得的,然后可以对脂溶性药物直接进行加工制备成为固体纳米粒。通过蛋白肽类大分子等具有不稳定性以及水溶性的化学物作用成为药脂结合物。

2.2脂质体药物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薄膜当中,其是一种微球形状的制剂。脂质体的膜爱聊主要由磷脂以及胆固醇所构成,因此其具备双分子层结构。可使用具备脂溶性或水溶性的药物制备脂质体。大豆卵磷脂以及胆固醇等药物均能够制备成为脂质体,药物在被脂质体包裹后能够提升其溶解度。聚合物可与叶酸以及肽等配体在表面进行连接从而形成靶向制剂,具有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的作用。N3-邻甲苯家酰基氟尿嘧啶脂质体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对于脾脏和肝脏具有靶向性。脂质体的粒径越小在体内能够具有更长的循环时间,从而达到时间缓释的作用。

你脂质体的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低包封率以及粒径不统一等,从而在工业当中阻碍了脂质体的再生产。这些年来,通过制备新型脂质体如长循环、磁性以及PH敏感脂质体使得药物体循环的时间得到增加。聚乙二醇修饰长循环脂质体以此让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得以降低。吞血药浓度相较于传统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更高,除此以外,前体脂质体与传统脂质体相比较而言能够避免聚集药物,有效提高稳定性。在脂质体中加入磁性纳米粒后即可行为磁性脂质体,能够对病变组织通过外磁场产生靶向性,降低毒性,提高治疗效果。

2.3纳米乳药物

纳米乳是一种将在液体当中的液滴进行分撒形成一个系统,该系统澄清且稳定并且粒径为10-100nm。制成纳米乳能够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因此有效提升缓释控释的能力以及生物利用度。纳米乳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保证机体避免受到毒性的影响。同时,纳米乳的表面积较大,使得生物荣幸以及溶解度均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胃肠道当中坎地沙坦酯不能完全进行水解,导致血压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将坎地沙坦酯进行纳米处理形成纳米乳后能够显著增强其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效果,以此提高疗效。

纳米乳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中。一是纳米粒的制备:纳米粒的主要成分为纳米乳,其特点在于均一性,同时能够充分保护纳米粒所包含的成分。二是纳米乳不但具有抗菌的作用而且具备抗病毒性:细菌广谱能够通过纳米乳得以杀灭,且病毒纳米乳的特性在于无毒性,因此能够用作抗菌制剂。③透皮给药:纳米乳进行治疗的机制在于改变人体皮肤的通透性,能够通过透皮给药作为多种药物进行治疗。纳米乳采用DNA制备,具有自发形成载体的特性,以此降低物理破坏DNA的情况发生。

3结语

综上,针对难溶性药物,可以合理运用纳米技术,可以改变药物溶解度,让药物更加稳定发挥药效,解决难溶性药物的开发难题,为药物今后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纳米技术应用在难溶性药物以后,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难题,如脂质体无法实现对药物的缓释,同时还容易出现泄漏问题,制备纳米药物时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最终产品可能留有大量的有机溶剂。针对上述问题,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了解纳米技术,结合难溶性药物的实际需求展开研发工作,才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推动纳米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长鹏,王梦雨,于翠翠.难溶性药物的制剂增溶技术及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9,011(002):149.

  2. 齐继成(译).世界难溶性药物的非结晶制剂配方技术开发应用最新进展[J].中国制药信息,2019(7):11-13.

  3. 张宇娇,张健.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J].轻工科技,2019(8).

  4. 姜怀利.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