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基层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构架建设中的应用,以提升基层医院药品使用效率、降低患者药物风险和成本,并加强合理用药信息化管理,提高基层医院药学服务水平。通过评价邹城市人民医院近年来合理用药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相关指标变化,分析了大数据在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要优化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大数据的合理用药管理构架设计和实施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支持下的基层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构架能够有效优化临床决策、规范医院处方开具行为,处方医嘱合格率达到99%,帮助医生降低执业风险,更合理、规范的下达医嘱,提高药物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保健服务。
简介: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大数据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特别是在数据的处理和解析方面。医院作为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病人的健康信息、疾病发生的频率、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等。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医院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的收集不全面、处理不精确、分析不深入、利用不得当等,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决策制定和业务运营。本研究分析大数据时代医院统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医院统计工作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医院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4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方式、自护能力、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 应对方式中,观察组护理后积极应对得分较对照组高,消极应对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自护能力中,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认知、自护技巧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心内科护理单元可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自护能力,利于康复,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护理单元模式后对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收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样本数量为80例。随机将所有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另一组则为采取单元护理的研究组,每组中各纳入患者40例,之后对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的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对方式评测:研究组应对方式更优(P<0.05);自护能力评测:研究组各个指标分数更高于常规组。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对其实施护理单元模式后,其自护能力更强,护理效果更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中药饮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处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中获取2020年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处方数据,预处理后获得1961张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如SPSSStatistics19.0和SPSSModeler18.0进行处方数据挖掘。结果:中药饮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频中医证型为胆胃不和545次,占27.79%,痰湿259次,占13.21%,肝胃不和194次,占9.89%;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益气药(3049次,8.78%)、清热解毒药(2209次,6.36%)、清热利湿药(2129次,6.13%)和理气药(2038次,5.87%),并进一步发现高频药物组合为百合、西洋参、莪术、黄连、白花硬骨、黄连、干姜等。结论:采用上述研究方法,发现我院中药饮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与临床用药经验基本一致。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供临床用药参考,促进中草药的合理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产治疗的症状和规则,以提供临床流产治疗的参考。妇科方法 妇科 妇科 , 妇科全食谱 , 秦书目 , 有效生产 宝藏 , 妇科 庙 科 在这五本妇科经典书籍中治疗, 筛选和整理数据库, 总结 规律 症状, 用药规律。我们分析使用药物的频率,四种气体,五种口味,治疗流产的主要药物,并进行可视化。共纳入治疗流产的药物咨询112例,共纳入214例中药相关病例,主要为轻度、温度、冷度、甜度、甜度、苦味、苦味、苦味、苦味、肝炎、肾脏、脾脏、肺、胃、心脏药物、寄生虫和杜仲的主要药物和连续性片段——网络出现频率较高。。结论中医妇科经典专著中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以补虚为主,性味多甘温,多归肝、脾、肾经,治法以补虚固冲、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主,安胎用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门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功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处方65首,涉及中药15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茯苓、猪苓、半枝莲、生黄芪、莪术等药,以及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关联药对29对,包括猪苓-炙黄芪-生黄芪、茯苓-半枝莲-猪苓、半枝莲-莪术-猪苓等;聚类分析得到的6类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涩肠止血为主。结论王沛教授多从脾湿、正虚、热毒、血瘀、出血论治结肠癌,治以健脾利湿、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涩肠止血,符合中医治疗肿瘤扶正祛邪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数据数量庞大和质量差的现状,本研究旨在以建立淋巴瘤研究数据库为例,探索高质量研究数据库的建立路径以及在真实世界研究的作用。方法汇总研究领域专家意见,参考相关指南和标准,建立标准医学知识库;回顾性抽取2005年2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患者电子诊疗数据,采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搭建"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淋巴瘤数据库-生物样本信息库-延伸遗传信息库"的动态智能信息整合与处理系统。结果研究数据库在满足了临床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的同时,实现医院病历数据和生物样本信息数据的申请、审批、溯源和分析全过程留痕管理。数据库中核心科研变量总数为668个,结构化变量占46.0%。截至2021年12月25日,数据库中共有淋巴瘤患者68 687人,男女患者人数比值为8/9,就诊次≥3次的患者占比为23.0%。此外,研究者可在数据库中根据目标条件叠加检索,显示命中的就诊记录,建立研究队列,进行统计建模,挖掘数据信息。结论通过整合管理流程和利用自然语言人工智能新技术建立循证等级高的数据库,有助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为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可靠详实数据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报告指南。纳入SEER肿瘤登记数据库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龄段原发性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确诊时的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直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肿瘤特征;放疗、化疗、淋巴结清扫数等治疗情况;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结局。根据确诊时年龄50岁为界,定义早发和晚发性LARC,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评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组间比较共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对早发性LARC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M(Q1,Q3)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计纳入5 048例LARC患者,年龄27~70岁,其中早发性LARC患者1 290例(25.55%),晚发性LARC患者3 758例(74.45%)。早发性LARC神经浸润率更高(P<0.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和阳性淋巴结数目更多(均P<0.001),接受化疗的比例更高(P<0.001),接受术前放疗的比例更高(P=0.002)。早发性LARC患者CSS优于晚发性直肠癌[54(33,83)个月比50(31,79)个月,χ2=5.192,P=0.023]。对全组LARC患者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8)、肿瘤分化程度(P=0.002)、术前癌胚抗原水平(P=0.008)、周围神经浸润(P=0.021)、清扫淋巴结阳性数(P=0.004)和阳性比率(P=0.001)、手术与放疗顺序(P=0.005)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因素。对早发性LARC进行的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7)、肿瘤TNM分期(Ⅲ期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5)、T分期(T4期死亡风险更高,P<0.001)、术前CEA(P=0.002)、周围神经浸润(P<0.001)、癌结节(P=0.005)、清扫淋巴结数(清扫12~20枚患者的死亡风险更低,P<0.001)以及淋巴结阳性数目(P<0.001)是早发性LARC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发性LAR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但充分的淋巴结清扫(12~20枚)会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医学检验中如何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某院收治的患者,其中住院患者 570 例、医院检验人员11名,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断,客观分析临床检验项目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患者诊疗记录及医院检验人员问卷调查结果,最终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结果:有37例患者的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检验数据准确性较差的比重达到6.49%。其中影响医学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疾病或服药、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送检时间过长等。统计医院检验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检验方法、检验试剂和设备、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必须注重各种影响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因素,采取优化检验工作流程、组织人员培训活动等措施提高医学检验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