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 合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实施尿液检验的价值。方法:对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门诊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先将 80例样本接受尿干化学法检验设作尿干组,再将 80例样本接受尿沉渣镜检未能检验设作镜检组, 80例样本接受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设作联合组,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检验价值。结果:比较尿红细胞阳性率,尿干组稍高于镜检组;比较尿白细胞阳性率,镜检组稍高于尿干组;但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尿液白细胞与红细胞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干组与镜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实施水液检验,检出阳性率更高,检验具有明显优势,联合检验能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时肾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与意义 。 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20年本院收治的 8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开展本研究,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参照组,分析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改变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肝功酶学显著升高,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肾功能 Cr、 Urea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两组 eGFR在现有数据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但实验组有比参照组高的趋势。 反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血清 Cys-C水平,而血清 Cr、 Urea水平变化并不能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损伤情况反映出来,只有血清 Cys-C才是反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论: 当临床检查患者存在 Cys-C明显升高,血清 Cr明显降低情况时,应当加以重视,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保健品等的过度接触,及时确诊及时医治。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 尿沉渣镜检法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5 年 6 月— 2018 年 1 月在我院行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患者 243 例,随机将其分为 对照 组 和观察组 , 对照组 给予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 ,观察组给予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 尿沉渣镜检法检测 ,观察两组间误诊率、漏诊率以及阳性检出率。 结果 观察组的 误诊 率 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观察组的阳性 检出率 为 64%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 58% ;对照组略低于观察组,但是两组间无统计差异( P > 0.05 )。 结论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行白细胞检验的结果可靠,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尿常规化学检验法与尿分析仪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 100人在患者晨起空腹时采集尿液标本对照组组采用尿常规化学检测对尿标本进行检测 ,实验组采用尿分析仪检测措施对尿标本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检验结果中尿液红细胞阳性率为 70%、白细胞阳性率为 60%、尿蛋白阳性率阳性率为 45%,对照组检查结果中尿液红细胞阳性率为 72%、白细胞阳性率为 50%、尿蛋白阳性率阳性率为 6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p>0.05);实验组检测结果中尿红细胞准确率为 96%、白细胞准确率为 98%、尿蛋白准确率为 94.00%,对照组检测结果中尿红细胞准确率为 98%、白细胞准确率为 95%、尿蛋白准确率为准确率 98.0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差异( p>0.05)。结论 :尿常规化学检验法与尿分析仪检测法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没有明显区别 ,均较显著。为提高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应将两种检测手段联合应用 ,安全性较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镇江地区近 5年来中成 药致化学性肝损害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镇江市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集到的 56例中成 药致化学性 肝损害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 ADR报告中 ,女性比例占 57%,略高于男性,患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居多; ADR发生时间范围为用药 3 d~ 2年,服药半个月以上者占 53.57%;涉及药品共 26 种,均为 中成药制剂,除雷公藤多苷片、克银丸等常见品种外,出现蒲参胶囊、前列倍喜胶囊等新品种;不良反应表现与一般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总体预后良好。结论:中成药致化学性肝损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须 引起重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 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选取南通大学和苏州大学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74名实习生设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除了床旁示教之外,引入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方法;将2013级73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仅采用床旁示教的教学方式。通过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Mini-CEX评分结果和对试验组实习生的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和对照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74.24±7.21)分比(68.23±7.86)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89.68±5.36)分比(85.29±4.37)分]、病历书写成绩[(94.45±2.78)分比(87.29±4.05)分]和Mini-CEX总评分成绩[28(25, 30)分比22(21, 24)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1.1%(60/74)的实习生对"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予以肯定和好评。结论"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实习质量,得到了实习生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师学习并掌握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所需要的最少病例数,为使用BI-RADS进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第一年8名住培医师、第二年10名住培医师和10名进修医师进行BI-RADS培训。培训后,将100个乳腺病例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个病例,分5次对医师进行考核。考核以主任医师读图结果为标准,通过对比每次医师读图的正确与否计算评分,绘制3类医师的学习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3类医师BI-RADS学习曲线从第二次考核评分开始明显升高,而第二次至第五次考核评分走势较为平稳。第一年住培医师、第二年住培医师、进修医师各组自身的前2次考核评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8.8±16.9)分比(50.0±9.3)分,(31.5±7.5)分比(53.5±6.7)分,(50.5±8.0)分比(62.0±13.4)分,均P<0.05]。结论住培医师和进修医师经过理论培训和40例病例的读片培训后即可以基本掌握BI-RADS。
简介:【摘要】“班主任”一职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方向,同时班主任的状态也会和班级学生的状态息息相关。新课改的发布对整个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要求“以学生为本”,但是已经固化的应试教育,对此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成为了班级健康发展的关键。“ WCTT” 模式因此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发展,并减轻了班主任的压力。尤其对于医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眼底图像视盘定位与分割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在ORIGA数据集上训练和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盘定位和分割方法。在深度学习的Caffe框架上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采用滑动窗口将ORIGA数据集的原图切割成许多小块图片,通过深度CNN判别各个小块图片是否包含完整视盘结构,从而找到视盘所在区域。为避免血管对视盘分割产生影响,在分割视盘边界之前去除视盘区域的血管。采用基于图像像素点分类的视盘分割深度网络,实现眼底图像视盘的分割。计算基于深度学习的眼底图像视盘定位与分割方法的准确性。定位准确率=T/N,T代表视盘定位正确的眼底图像数量,N代表总共用于定位的眼底图像数量。采用重叠误差(overlap error)比较视盘分割结果与实际视盘边界的误差大小。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眼底图像视盘定位方法其定位准确率为99.6%;视盘分割平均重叠误差为7.1%;对青光眼图像和正常图像的平均杯盘比的计算误差分别为0.066和0.049;每幅图像的视盘分割平均花费10 ms。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眼底图像视盘定位方法能快速并准确地定位视盘区域,同时也能够较为精准地分割出视盘边界。
简介:摘要胃超声检查是口服声学造影剂与超声成像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胃疾病临床诊疗体系中,胃超声检查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可提供无创、可视化诊断信息,为进一步胃镜检查提供指引与参考,但是胃超声检查的方法及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规范。本视频主要针对胃超声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检查前准备、造影剂配制、规范检查流程、检查切面及手法、超声仪器调节与使用、胃部疾病超声诊断等内容展开学习、思考与讨论,以期为广大超声医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常见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识别可能发展为SAP的患者对于指导治疗意义重大。机器学习是一种多层描述的表征学习,从已有数据中分析挖掘获得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对未知数据做出预测的算法。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了一个SAP预测评分系统,其可在入院24 h对患者SAP风险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高达87.36%,AUC 94.11%。该模型可以更好的辅助临床决策和治疗,指导医生更早的进行相关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