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你,是我的儿子,你的名字是土豆.今年大班了.以前课后,妈妈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你,恨不得用眼神牢牢拴在身边.现在,一出了教室,你晃了一下,三下两下就不见了.妈妈拼命找啊找,想看见那个熟悉的小身影,累了,坐在葡萄藤下的石椅上.忽然,一只小手从后面钩住脖子,妈妈,我在这里.哈哈.你和小朋友一起,在草地里撅起屁股,起劲的爬来爬去,躺在地上,高高地翘起脚丫子,用力地甩来甩去,坐滑梯,钻山洞,一起冲,紧紧抱着逮住的小朋友,天黑了,你乖乖的到妈妈身边来,轻轻牵着妈妈的手,一起回家,一起走.
简介:“现代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核心使命,而世纪末的中国文化危机本质上也正是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的危机,这种危机体现在当下文学中,便是现代性叙事的崩溃。现代性叙事形成于五四时期,文化启蒙与批判是它的内在精神,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则是承担主体(因而现代知识分子文化正可视为是现代性文化的载体)。但是,这一叙事及其意义体系被后来的革命——政治文化所转换,直至“文革”后才逐渐恢复。然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帆风顺。首先,现代性意义叙事在复苏发展过程中,过于迷恋自己的社会即时性意义效果(现实主义小说)和形式意义(先锋小说),而逐渐偏离了现代性建构这一世纪目标;其次,商品经济的兴起引起社会文化的转型,导致现代性价值的“落空”和现代性意义叙事的失效;第三,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引入,对现代性意义及其叙事是一个致命打击,它俨然从学理上解构了现代性存在的合法性,宣告启蒙与批判的不可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朔的流行和“新写实”的兴起,便是现代性叙事危机的体现,知识分子文化变得黯然无光。然而,只要稍作认真思考,便不难发现,所谓“现代性伟大叙事的终结”,只不过是中国式后现代理论所设的一个逻辑陷阱。实事求是的考察将向我们揭示出,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