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盐酸埃他卡林(Ipt)对脑组织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给予Ipt0.5,2.0,8.0mg*kg-13个剂量(n=12,ig),连续给药3wk,并设生理盐水组和维生素E组作为对照,采用断头制备脑缺氧模型.活性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过氧化脂质(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外周红细胞膜脂流动性以DPH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结果:Ipt0.5,2.0,8.0mg*kg-13个剂量组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持续时间,增加外周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微粘度,且呈现量效关系.相同条件下,Ipt对MDA含量,GSH-PX活性及S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Ipt对脑组织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性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在地坛医院住院而经肝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药物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不包括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炎而无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病病史、药物过敏史、服药史和生化检查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药物性肝炎.仅有5例患者在入院时诊断为药物性肝炎,6例有药物过敏史,仅4例服用明确有肝损伤药物史。但37例有服药史。服药时间多为1w到3m。诊断为慢性药物性肝炎3例.其他为急性药物性肝炎。2例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结论详细的药物使用史和肝脏组织学检查对药物性肝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患者的临床 、胃镜和病理特征。 方法: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 ,录入该时段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63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63 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表现均不存在明显的特异性,而在 63 例患者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61 ( 96.83% ),对胃镜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主要发生于胃窦、胃体,但对患者进行首次胃镜下活检阳性率不超过 50% ,本次研究中仅为 29 ( 46.03% )。 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在目前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并不存在特异性,而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表现较为多样化,提高临床以及胃镜医师对于这种病症的认知,并尽可能提升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和活检标本的质量,能够有助于提升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的临床诊断率,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这样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病情早期明确,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来说也有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选择海南广藿香的最佳芽分化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方法利用海南广藿香的叶柄、茎尖和带节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芽分化试验,并对上述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选择试验。结果在芽分化培养基中,MS+3-吲哚丁酸(IBA)1.0mg/L+6-苄基腺嘌呤(6-BA)0.6mg/L培养基能够较好地诱导茎尖和带节茎端长出新芽,诱导率分别为94.3%和94.6%;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MS+萘乙酸(NAA)0.1mg/L+6-BA2.0mg/L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海南广藿香叶柄和带节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0.0%和100%。结论海南广藿香的最佳芽分化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IBA1.0mg/L+6-BA0.6mg/L和Ms+NAA0.1mg/L+6-BA2.0mg/L。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室开展以合理管理药品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与未开展活动同期资料,分析不足,制订目标及策略,最终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药品使用满意度为93.02%,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73.91%(P<0.05);对比有形成果,手术拿药差错率、手术后药品缺损率、医护人员对抢救药品拿药时间、备用药品登记与实际药品存放不符合率、药品过期发生率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对比无形成果,医护人员自我成长、活动参与度、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C手法运用、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药品的规范使用及保存,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及自我认可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二者常常合并存在,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实验组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由治疗前的XXmmHg降至XXmmHg,舒张压由治疗前的XXmmHg降至XXmmHg;对照组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由治疗前的XXmmHg降至XXmmHg,舒张压无明显变化。此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XX%,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XX%,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为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