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牙间食物嵌塞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下颌第二、第磨牙间又是好发部位.治疗一般采用拔除第磨牙的方法.但对于成年人,食物嵌塞已经造成第二磨牙龋坏,根尖周炎,松动等,拔除第磨牙后不久,第二磨牙亦难以保存,造成游离缺失.现将我院5年来治疗下颌第二、第磨牙间食物嵌塞的情况作一介绍.

  • 标签: 食物嵌塞 调HE 修复术
  • 简介:目的利用维影像扫描和重建技术、维头影测量技术,比较骨型Ⅰ类和Ⅱ类正畸患者口咽气道的维结构差异.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骨面型分为骨型Ⅰ类组和骨型Ⅱ类组,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均角研究对象共22对.将所有研究对象正畸初诊时拍摄的全头颅CBCT影像导入DolphinImaging3D软件进行维重建并分别测量其口咽气道、腭咽气道、舌咽气道的气道容积、气道长度、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矢状径、横径及其比例关系,对两组间的气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骨型Ⅱ类患者的舌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144.27±68.30)mm^2]及口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矢状径[(8.28±2.58)mm]较骨型Ⅰ类患者[(193.93±71.54)mm^2,(9.76±2.22)mm]小(P≤0.05).结论骨型Ⅰ类和Ⅱ类患者口咽气道维结构具有一定差异,矢状骨型对口咽气道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口咽气道 CBCT 三维测量 骨型分类
  • 简介:目的:对比测定3种临床常用的暂时冠桥材料的凝胶时间和峰值温度。方法:选取Integrity、Luxatemp、Structur2SC暂时冠桥材料,颜色均为A2色,分别测定其凝固时间和峰值温度,应用SPSS12.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分析。结果:凝胶时间试验中,组均数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按时间长短可排序为Luxatemp〉Integrity〉Structur2SC。峰值温度试验中,组材料的固化升温曲线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峰值温度范围在34.2±2.2℃-41.1±3.1℃之间,出现时间在100s-150s之间。Integrity和Luxate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ructur2SC与另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排序为Structur2SC〉Integrity和Luxatemp。结论:Structur2SC可操作时间略短,峰值温度较高,临床应用时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暂时修复体 凝胶时间 峰值温度 树脂
  • 简介:目的评价直丝弓矫治器排齐整平阶段Nance弓加强支抗的维表现.方法选择中度以上拥挤,上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患者41例,随机分组,20例不用辅助支抗装置作为对照组,21例粘Nance弓作为Nance组.排齐整平前后取模型并拍头颅侧位片.模型用RolandLPX-1200维点激光扫描仪数字化,使用测量软件(Rapidform2006(R))处理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各牙尖标志点维向上的线距及磨牙角度变化.并对头颅侧位片的前牙变化进行测量.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排齐整平阶段前牙唇倾控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矢状向、横向及扭转的控制上Nance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以中央窝点为例,对照组磨牙有1.269mm的近中移动,Nance组有0.537mm的近中移动(P<0.01);对照组磨牙有0.522mm的腭向缩窄,Nance组有0.145mm扩宽(P<0.001);对照组磨牙出现3.172°近中颊向扭转,Nance组有0.402°扭转(P<0.01).结论Nance弓在控制磨牙的矢状向位置、宽度和扭转上是可靠的.

  • 标签: NANCE弓 模型测量 三维分析 排齐整平 支抗丧失
  • 简介: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定于2009年11月25~30日联合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牙体牙髓疑难病例的显微治疗临床新进展》研修班(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学分)。理论课程包括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感染控制与显微根管再治疗、镍钛机动预备、热牙胶充填和超声等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根管再治疗 牙体牙髓 临床应用 疑难病例 学习班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福建省建阳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下颌骨颏体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用内固定术+联接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咬合关系和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3~6个月开口度均大于37mm;咬合关系复查,试验组出现2例错(6.9%),对照组出现8例(38.1%),经卡方检验,两组术后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复查,试验组所有患者下颌骨均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对照组1例患者下颌骨出现错位愈合。结论内固定术+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颏体部骨折 错 坚固内固定 联结式单颌牙弓夹板
  • 简介:目的:研究江苏地区正常青少年上唇形态并建立上唇维方向相关测量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受试者104例拍摄锥形束CT和正面相照片。上唇的厚度应用MIMICS10.0软件直接测量,上唇的高度、宽度及唇红高度用数码照相一计算机辅助测量法测量。选择30个测量标记点,对被研究者的18个线距进行测量。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结果:上唇指标的维正常参考值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大部分有统计学差别,且男性组的所有测量指标都高于女性组。不同年龄组相比表明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的测量指标有随年龄增加趋势,但上唇游离处的厚度却有变薄的趋势。对称性研究发现,左、右唇宽度的差值为2mm,唇峰处唇红高左右差别均值仅为0.4mm。按差值比例计算得到上唇在横向的不对称程度最大,其次为厚度,最小的为高度。结论:建立了上唇维方向的正常参考指标,所有指标的均值男性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除唇游离处的厚度有变薄趋势外,上唇的高度、宽度及上唇基部厚度均有增加趋势;上唇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水平向。

  • 标签: 上唇 软组织 对称 厚度
  • 简介:目的:比较种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将3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离体牙分成组(n=10),分别使用全酸蚀(One-StepPlus/Duolink,OD),自酸蚀(ParaCoreAutomix,PA),自粘接(RelyXTMUnicem,RU)种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粘接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经水浴冷热循环5000次后,采用微推出法比较这种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在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模式。结果:OD组(10.50±2.97MPa)与RU组(9.58±2.36MPa)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大于PA组(8.43±2.79MPa)(P〈0.05);OD组与RU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粘接界面的破坏模式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有影响,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小。

  • 标签: 树脂水门汀 纤维桩 剪切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评价含锌生物材料对于骨质疏松骨修复的作用。方法通过摘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的方法建立下颌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模型成功后,建立下颌骨极限缺损模型,随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含锌磷酸钙陶瓷(Zn—TCP/HA),对照组植入双相磷酸钙陶瓷(B—TCP),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在植入材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通过骨密度仪测试证实去势大鼠的下颌骨有骨质疏松发生;材料植入骨缺损部位12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以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锌离子能够加速和改善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骨质疏松 极限缺损 下颌骨
  • 简介:目的: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的条件下,分析近中倾斜不同角度的第磨牙作为基牙后受力时修复体、牙体组织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已建好的第一二磨牙缺失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的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将第磨牙近中倾斜0°、10°、20°、30°和40°,通过Ansys软件分析修复体、牙体以及牙周膜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无论是垂直加载还是倾斜加载,修复体的等效应力最大值位于第二三磨牙之间的连接体处;随着第磨牙倾斜角度的增加,修复体、牙体以及牙周膜的等效应力极值增加。当第磨牙倾斜30°时,垂直载荷下,第磨牙牙周膜等效应力极值(9.11MPa)约为无倾斜时(3.81MPa)的2.4倍。结论:当牙齿倾斜角度大于30°时,不适宜作为固定桥的基牙,并且行固定桥修复时,应适当降低牙尖斜度,减小基牙的侧向力。

  • 标签: 固定桥 倾斜基牙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析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基于普通Windows平台的口腔修复学临床及教学维互动预览平台及维模型数据库.方法:利用3Dmax软件建立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RPD)组件维模型,Windows2000Server构建SQLServer数据库管理,ASP编写应用程序,最后制作义齿及人头维模型,数据上传供二用户调用.结果:初步建立了口腔修复学临床及教学维互动平台及维模型数据库.结论:利用该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临床义齿修复的维模型,修复前优化义齿设计;教学中作维互动演示,为网络教学,多媒体制作提供维图形、图像和视频素材.

  • 标签: 临床 口腔修复学 RPD 义齿设计 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都较高的、包括下颌骨和颢下颌关节(TMJ)的计算机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咬合、青年尸体头颅为标本,用CT断层和手工断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下颌骨及TMJ硬、软组织模型,并给髁突赋予实验测得的正交各向异性参数;以光弹实验测得的咬合力向量进行加载,以二维平衡力系计算结合约束的方法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髁突、关节盘、关节软骨的维有限元模型,并真实再现了同一个体的盘-突关系。结论:本研究可有效地提高下颌骨及TMJ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及力学相似性,为一系列咬合对TMJ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咬合关系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正常磨牙与磨耗牙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下颌磨牙及磨耗磨牙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组织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和VonMises力。结果:正常磨牙垂直载荷下,应力集中于牙颈部及远中根尖;牙冠磨耗后,应力集中区向近中根转移,结论:本实验为牙齿折裂的病因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 标签: 下颌 正常磨牙 重度磨耗牙 三维有限元 应力 牙齿折裂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维颈椎测量项目的可重复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的常用参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二维的颈椎标志点及相关测量项目,定义基于锥形束CT的41个维颈椎标志点和91项维颈椎测量项目.由3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30名正常(牙合)受试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颈椎标志点定点,应用SimPlant软件输出颈椎各测量项目.结果通过对颈椎各测量项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和配对t检验,共筛选出可靠性较高的75项颈椎测量项目.结论高可靠性颈椎标志点和相关测量项目的确定,为进一步确定最具代表性的颈椎骨龄定量分期参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锥形束CT 颈椎 三维测量 可重复性
  • 简介:目的评价拔牙术前或术后行地塞米松冠周局部注射(下颌第磨牙颊侧组织,磨牙后角区以及咀嚼肌区)在下颌第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40例患者的下颌第磨牙依照阻生类型进行种方法拔除,对组牙拔除方式的患者分别列为实验组(拔牙术前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和拔牙术后注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拔牙术前术后均未注射地塞米松),对患者术后第1、3、7天进行随访分析,对患者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进行统计,并作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拔牙术后第1天和第7天,术前或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与未注射地塞米松组在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前或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在肿胀反应中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在疼痛和张口受限程度中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效果(P>0.05)。术前或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拔牙后肿痛反应及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术前或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的预防下颌第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反应以及张口受限的发生。

  • 标签: 磨牙 第三 下颌 地塞米松 冠周局部注射 拔牙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拔除较为困难上颌埋伏阻生第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上颌埋伏阻生第磨牙共计78例,排除拔牙禁忌证,锥形束CT(CBCT)检查评估患牙位置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1周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78例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3~45min,平均13min。手术期间患者感觉无明显不适,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较低,78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微创拔牙在拔除较为困难的上颌埋伏阻生第磨牙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阻生 磨牙 第三 上颌骨 拔牙 微创性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维图像中标志点定位的可靠性,以期为建立基于锥形束CT的维头影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二维头影测量中常用的39个标志点,4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8例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位,使用SimPlant软件输出每个标志点的维坐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计算每个标志点在每个维度的可靠性.结果32个标志点维方向的ICC>0.9,7个标志点有一个维度0.8<ICC<0.9,其他两个维度的ICC>0.9.结论本项研究测量的39个标志点中,32个标志点维方向可靠性高,可以根据这些标志点来进行维头影测量.

  • 标签: 锥形束CT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靠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配准标记点外形差异对维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4种不同外形的配准标记点,配准试样锥形束CT(CBCT)维图像与其原始设计维图像,而后通过测量配准后试样的2种维图像间的距离差,来分析不同外形配准标记点对维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结果配准偏差分别为立方形(0.0938±0.0062)mm、球形(0.0854±0.0056)mm、圆柱形(0.1032±0.0061)mm、圆台形(0.0972±0.0062)mm,仅球形配准标记点组与其他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中所选的几种配准标记点均可较好地实现维图像配准,相比较而言,球形配准标记点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

  • 标签: 配准 标记点 三维图像 口腔医学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2009年国家继续教育项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将于2009年9月11—13日在广东佛山举办。届时将有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并进行学术讨论。欢迎从事颞下颌关节病学、[牙合]学和口颌面疼痛专业的学者和临床医师参加,可获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学费800元/人。欲参加者请与下述联系人联系。详细会议日程及有关安排将于第二轮通知告知。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颌面疼痛 临床医师 学习班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