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survivin、VEGF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肺良性组织survivin、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61.1%(44/72)、79.2%(57/72)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10.0%(2/20)、15.0%(3/20)(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和五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VEGF基因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survivin、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助于肺癌的诊断、评估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VEGF基因 免疫组化法检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程度
  • 简介: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Livin大肠肿瘤组织的表达,探讨Livin蛋白与大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Livin蛋白178例大肠癌组织、60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78例大肠癌组织Livin蛋白阳性率为65.7%(117/178),高于癌旁组织(8.33%)正常肠组织(0%)(P〈0.001);L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临床分期以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示Livin蛋白表达是大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大肠癌组织存在Livin蛋白表达,Livi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 标签: 大肠癌 免疫组化 LIVIN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宫颈癌病理组织标本(宫颈癌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CIN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组标本DYRK1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DYRK1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62%,高于CIN组的22.50%和对照组的12.50%(P﹤0.05);CIN组和对照组的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组织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病理学类型的宫颈癌组织DYRK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RK1B蛋白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宫颈癌 宫颈上皮瘤变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操作步骤的大肠癌根治手术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990年至1995年收治的8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手术采用不接触隔离技术(NonTouchIsolationTechnic)即:首先隔离受累结肠的肠腔,由根部结扎、切断供应受累结肠的淋巴血管蒂,最后才将受累肠段和相应的肠系膜整快切除;B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将此段肠管及相应系膜直接切除,不隔离肠腔、不由根部处理淋巴血管蒂。80例患者,A组31例,B组49例。结果两组病人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3年肝转移6例(6/31);B组3年肝转移15例(15/4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操作步骤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占有重要地位,不接触隔离技术能明显降低肝转移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接触隔离技术 预防措施 大肠癌 肝转移 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超声吸引器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 有效切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脑转移瘤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应用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治疗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脑转移瘤均获得全切,无与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3.0h,术后5~7d切口拆线;术后未发生局部头皮坏死或积液等并发症,顺利接受和完成了术后的放化疗。术后生存5~48个月,平均12个月。结论头皮直线形切口骨窗开颅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心理负担轻等优点,是脑转移瘤手术切口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脑转移瘤 直线切口 骨窗开颅术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将120例结直肠癌术后需进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98%(59/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对照组仅71%(43/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8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对照组仅6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能有效引导患者认识结直肠癌术后的化疗,从思想上接受化疗,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化疗所带来的伤害,坚定完成化疗的信心。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结直肠癌 术后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包膜外肿瘤摘除术腮腺沃辛瘤治疗应用。方法对我院近lO年收治的24例沃辛瘤的13例病人采用包膜外摘除术,并进行随访。结果采用包膜外摘除术治疗腮腺沃辛瘤,手术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无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腮腺沃辛瘤的治疗,包膜外肿瘤摘除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腮腺沃辛瘤 治疗中 肿瘤摘除术 包膜 面部凹陷畸形 手术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超声引导下活检对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支气管镜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肺占位病变156例.结果支气管镜检对中央型肺癌正确诊断率达96.3%,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位于胸膜处的周围型肺癌可达95.9%.结论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肺穿相结合是肺癌患者获得病理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肺癌 诊断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
  • 简介:背景与目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是神经外科中有挑战性的难题。本研究探讨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应用价值、手术技巧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瑞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眶上匙孔入路治疗的2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出院时均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20例(93.3%),术后视力改善者19例(86.7%),没有与手术入路相关的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大多数小于3cm的鞍结节脑膜瘤可以通过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尽管开颅骨孔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切除肿瘤,并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手术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鞍结节 脑膜瘤 匙孔入路
  • 简介:目的:保证与常规切口近似的疗效前提下,探讨经胸部小切口实施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310例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组(改良组)143例,传统组167例,其中包括6例由小切口转换为传统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疼痛程度、上肢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小切口实施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式基本相同,但少部分病例应用受限。

  • 标签: 肺肿瘤 食管肿瘤 根治术 胸部小切口
  • 简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起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大部分PTC可以通过光镜诊断,但是有些肿瘤缺乏典型病理学表现,需要采用免疫组化或遗传学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目前由于分子遗传学诊断有限,免疫组化自然就成为了组织学形态之外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寻找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对于正确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就PTC的诊断标记物进行汇总,对正确选择相关抗体协助病理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系列化疗药敏或耐药的关系可行性。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进行体外药敏或耐药试验,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癌细胞和外周血有核细胞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除HCPT(羟基喜树碱)外,癌细胞对其它9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抑制率;癌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前5个由高到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大致相同,癌细胞分别与白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0.05)。结论对无法取得组织标本确定药敏结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药敏或耐药试验的检测是可行的,并能为临床扩大优化个体治疗方案提供实用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肝癌 化学治疗 药敏试验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机制中新的细胞分子受体,针对EGFR基因突变研究出的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NSCLC策略成功有效的靶点途径,与传统一、二线化疗方案相比,其具有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损伤小,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从而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了生活质量。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对其持续精准治疗的有效性构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EGFR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突变与NSCLC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EGFR受体未来NSCLC治疗领域中的前景。

  • 标签: 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彩超探头暂时压闭颈静脉,减少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的方法。方法将148例行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即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后协助患者将下颌靠近穿刺侧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静脉;观察组当导管尖端到达锁骨下静脉中段时,由助手应用彩超探头压闭颈静脉法,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时,应用彩超探头压闭颈静脉可有效减少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 标签: PICC 颈静脉异位 探头压闭 彩超引导
  • 简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导致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病人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造成手术治疗的失败,对放、化疗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疗效.我院1996年~1997年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消化系统肿瘤大手术、化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支持疗法38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29岁~76岁、位年龄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组织学确诊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部份原发性肝癌以AFP或B超CT确诊),预计生存期2月以上,应用TPN7天以上,列为统计病例.用TPN前检测以血浆总蛋白<60g/L,血浆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100g/L,体重降低

  • 标签: 全肠外营养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TPN 手术 治疗
  • 简介:由于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应用进行扼要的阐述。

  • 标签: GSTS 生理功能 恶性肿瘤 诊疗
  • 简介:^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是集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于一体的新型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诊断和分期,鼻咽癌放疗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18F-FDGPET/CT鼻咽癌靶区勾画、确定生物靶区、疗效评估随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计算机体层摄影 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胫骨髓内钉远端锁钉过程的作用,并与常规瞄准器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应用磁力导航技术进行髓内钉远端锁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远端锁钉操作的6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应用瞄准器进行锁钉操作的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男40例,女27例。左侧30例,右侧37例,平均年龄(37.4±3.8)岁。AO分型:A型33例,B型19例,C型1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左侧28例,右侧32例,平均年龄(39.2±4.1)岁。AO分型:A型29例,B型14例,C型17例。两组分别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和常规瞄准器对远端锁钉过程进行导航。记录并比较两组远端锁钉操作时间、锁钉次数、锁定过程透视次数,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锁钉操作时间为(6.1±1.4)min,透视次数为0次、锁钉次数为69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5.3±2.1)周;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为(8.3±2.4)min,平均透视次数为(4.05±2.2)次,锁钉次数为71次,愈合时间为(15.9±2.8)周。两组间锁钉操作时间、透视次数、锁钉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应用于髓内钉的远端锁钉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锁钉成功率、缩短锁钉操作时间,显著降低医患双方的放射线暴露,与常规的瞄准器方法相比更具优势,是髓内钉导航技术发展的新的方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磁力导航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DNA的含量分析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采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胸腔积液细胞DNA的含量,同时检测癌胚抗原(CEA)。结果:对于恶性胸腔积液,全自动细胞DNA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100.0%,准确性78.3%,而CEA分别为54.2%、81.8%和67.4%。如两项指标任何一项阳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81.8%和84.8%;两项指标同时阳性,特异性可达100.0%。结论: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对胸腔积液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联合胸腔积液的CEA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 标签: 全自动DNA倍体分析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