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00例,以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观察并评价这两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儿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接受了临床路径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接受了临床路径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更优于仅接受了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腹泻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其预后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了患儿的康复,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护理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小儿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为观察组(n=30例),双数为对照组(n=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较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科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儿科腹泻患儿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口服思密达、双歧杆菌三联菌+常规西医诊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医外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等情况。结果:探讨研究观察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手指点穴法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对于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变化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外治疗法对于儿科腹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n=76)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8人,前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退热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退热时间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分别是(1.85±0.34)d、(1.91±0.28)d、(3.21±0.54)d、(4.98±0.97)d,和对照组(2.12±0.47)d、(2.45±0.36)d、(3.96±0.61)d、(6.52±1.23)d相比更短(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用预见性护理,症状缓解更为迅速,住院时间也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强化护理模式对临床症状、肠道菌群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对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96例展开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强化护理模式,将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护理前后肠道菌群情况、复发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肠道菌群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出现增加,且研究组增加显著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的研究显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强化护理模式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肠道菌群、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