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毕业制设计的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788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19)和干预组(n=369),对照组采用现有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毕业制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知识、行为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前,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69例高血压患者,经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后,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行为管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由70.4%提高到83.2%,自我管理评定合格率由25.5%提高到6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建高血压患者“能进能出”的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血压控制效果,减轻社区医务人员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肾错构瘤(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在严亮1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应用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住院的278例RAML患者。结果278例RAML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有28例,评分结果均在极高风险。结论RAML患者破裂出血风险因素评估表为临床医疗和护理提供非常实用和重要的依据,便于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概述内镜加液设备的设计方法,探讨其在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用泵、导管和加液盒,以阀门控制设备中四个存液腔,使用时开启对应的阀门。以2017年8月—2018年8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新型内镜加液设备做内镜检查,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工加液做内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时长以及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评价满意度(82.5%)较对照组(62.5%)显著提高,差异显著(χ2=4.013,P<0.05)。且观察组的检查时长(1.05±0.72)h较对照组(1.75±0.83)h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意义(t=4.0292,P<0.05)。结论新型内镜加液设备简化了加液操作步骤,有效缩短了内镜检查时间,同时降低了配药器等的医疗成本。不仅加快了检查的进度,又缓解了患者身体不适,接受度高,推荐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设计手术方案、制作个体化导向模板,实现个体化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患者纳入A组,编号为偶数患者纳入B组。A组CT数据使用Mimics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并设计导向模板、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B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比较两组复位固定时间、术中是否调整克氏针、B组克氏针使用数与虚拟设计最佳置入数等。结果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25.66±3.67min)小于B组(38.66±9.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未行克氏针调整,B组有4例进行了调整。B组打入克氏针实际数与设计数差值最小为1,最大为3,均值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质量。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问世以来已经有二十余年时间。随着对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此类药物被设计合成和进入临床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