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客观的评价昌江县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方法按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方法进行差值(D)和比值(R)评价。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时率为86.84%,完整率达100%,正确率为91.67%。D值评价中基础常规免疫接种率8苗中判定为“可信”的只1个,其余7个判定为“可疑”;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6苗中判定为“可疑”的有5个,“不可信”的有1个。R值评价(3MCV/PV)和(3BCG/DPT)都是可疑的。结论加强培训,提高各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使常规的免疫接种率报表能够及时、正确、完整的报告;加强各预防接种门诊的辖区管理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有效的解决跨区接种现象,更加规范化地进行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TRUST、TPELISA、RPR方法对我院500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结果500份血清标本中,TRUST法检测结果28例阳性,阳性率为5.6%,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3例,阳性率为16.6%,RP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增加阳性率,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2例,分别是13例PM/DM、14例RA、22例SLE、7例MCTD、16例SS。入院后采集患者3mL不抗凝血送检。测定是分别选择免疫斑点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技术对上述六种疾病中抗ENA抗体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中有59例(81.94%)为1种以上ENA抗体阳性;针对抗ENA抗体的检出率,两组检测技术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相较于免疫斑点技术,免疫印迹法的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抗体,对其筛查有关键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肝感染者不同免疫阶段的IFN-γ斑点水平和其免疫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与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1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6例,将其分成不典型状态组、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其采取HBsAg对PBMC进行刺激后,检测各组研究对象IFN-γ斑点水平,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各组患者IFN-γ斑点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典型状态组与免疫耐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清除组与免疫耐受组、不典型状态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免疫阶段的IFN-γ斑点水平存在差异,这对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癌中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低于癌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中CD8+T细胞的数量及癌旁CD4+T细胞和患者的预后相关,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癌中CD4+、癌旁CD8+、癌中及癌旁CD4+/CD8+和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D4+和CD8+T阳性细胞在癌旁中量显著高于癌巢中的,癌中CD8+T细胞和癌旁CD4+T细胞的数量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呈明显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就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居住的适龄外来儿童5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50例当地儿童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儿童父母健康宣教,分别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以及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通过相应的干预后,观察组在DPT(白百破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全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当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进而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接种狂犬疫苗达到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本市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疫苗接种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狂犬疫苗接种者具备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对本次的2000例研究对象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等处理发现,总阳转率有92.70%,女性和男性阳转率分别92.00%、93.46%,性别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间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其中,≥60岁阶段人群的阳转率只有89.29%(P<0.05)。结论对疫苗接种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对于难于产生抗体的疫苗接种者应注意加强免疫,进而确保免疫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全肠外营养是严重的肠道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的最后一个选项。脂肪乳剂构成燃料的热量和脂肪酸(FAS)是肠外营养配方的主要来源。然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影响已经使用的脂质,主要是在受损的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改变。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风头,也因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最严峻的问题,即感染性并发症没有保障。然而,众多的调查未能产生一个清晰的画面最常用的大豆oilCderived脂肪乳剂免疫特性,虽然他们nC6多不饱和FAS(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其潜在的促炎症。这方面的关注,发起nC6足总杯组件的一部分是由少的生物活性FAS,如椰子油(富含中链饱和FAS)或橄榄油(富含nC9单不饱和FA油酸)取代乳液的发展。另一种方法已使用的鱼油(含有丰富的NC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nC6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生物活动的FAS。对宿主防御和炎症鱼油乳液调制最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这些乳液可以提供的工具来益改变免疫介导的条件当然。虽然这些脂质尚未成为在美国市场上,这种审查综合免疫学特性,目前可通过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不同血脂的可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