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入选患者分为接受胰岛素促泌剂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共两组,疗程为3周,且在治疗1周后均加口服吡格列酮片。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检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治疗两周后。加服吡格列酮前血糖达标率60%,加服吡格列酮片后一周的血糖达标率94.7%。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服吡格列酮前后胰岛素日均用量分别为(22.2±10.6)U,(9.4±6.4)U,前后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加服比格列酮后,原服用胰岛素促泌剂需减量。且加服吡格列酮后仅有5人有轻微胃肠道反应,但可以耐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吡格列酮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的用量。同时,比格列酮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为颈内动脉系统),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相同抗高血压、瑞舒伐他汀调血脂稳定斑块、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前3天300mg/d-1,以后每日75mg,2组疗程均为21d。比较2组疗效,血清CRP水平、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规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CRP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均正常。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阿司匹林单一应用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在血管超声未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问题。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静脉治疗小组对用常规方法置入PICC困难的29例患者,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MST)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29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提高了PICC的适用率和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015年间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累积发生率、治疗第1d和第7d时两组患者hs-CRP和IL-8、NT-proBNP的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ACE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和IL-8、NT-proBN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显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有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减少MACE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用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就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依照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每组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较高,且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用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护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带教培训模式;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80.43±2.34,实践操作77.78±3.33,带教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92.89±3.21,实践操作88.99±3.21,带教满意度为96%(48/5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操作能力,并提升带教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针对冠心病在介入治疗血管中应用氯吡格雷在预防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而试验组应用氯吡格雷。统计冠心病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以及用药24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可见,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24h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可见,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进展型脑梗死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肠溶阿斯匹林、阿洛伐他汀钙、依达拉奉、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SD)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62.5%)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疗效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基层医院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分析32例因肘部血管条件差,无法用传统方法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采用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全部一次置管成功,无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非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医院应用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导管的实际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格列吡嗪、瑞格列奈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格列吡嗪、瑞格列奈对患者血糖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诊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之内,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格列吡嗪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接受瑞格列奈治疗,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患者2hPG、HbAlc以及FBG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瑞格列奈、格列吡嗪,均可保障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均了有效改善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是瑞格列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HbAlc水平的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与丹参川芎嗪静脉注射,疗程14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对照组单纯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它能够有效的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