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16例患儿为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4.8%,相比于对照组的82.8%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对患儿展开肢体语言沟通,可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随机分为34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分别用针刺配合言语功能训练和单纯的言语功能训练。治疗一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针刺 语言功能训练 脑卒中 失语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语言性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观察组患儿在语言性沟通基础之上实施非语言性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哭闹次数、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服药依从性、哭闹次数、住院时间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过程中在语言性沟通之上实施非语言性沟通不仅减少患儿的哭闹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提高了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和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百会、哑门、通里、廉泉为主穴配合其它穴位予针刺治疗,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20例,仅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20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 失语症 针刺 放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对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均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障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痊愈,有2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进步,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在规避护理纠纷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住院病人共80例,将他们随即分成语言技巧组和传统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组在常规护患沟通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评定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的数量及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语言技巧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技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运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与传统的程序化护理沟通进行对比,能够有效地规避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 标签: 人性化语言 沟通 规避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科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暂时丧失语言沟通能力,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护士通过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传递的信息,并提供生理及心理帮助,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4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2例,对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参照组(68.82±7.09)vs.(44.56±6.87),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9.66±3.11)分vs.(22.43±3.65)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95.45%vs.7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以中心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才再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护理,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塞患者早期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患者 语言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病因与对策。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结合随访与最终医院检验、检查、手术结果,随机选取广州市部分医疗社区最终确定为器质性便秘的120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52.5%)为先天性巨结肠,49例(40.8%)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3例(2.5%)为乙状结肠冗长,2例(1.7%)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2例(1.7%)为骶尾部肿物,1例(0.8%)为隐性脊柱裂。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为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主要病因,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此外,还需要排除引起婴幼儿器质性便秘的其他病因。

  • 标签: 婴幼儿 器质性便秘
  • 简介:摘要对196例婴幼儿受伤后出现皮肤红肿、渗液等症状,早期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预防疤痕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婴幼儿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溶血、凝血率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空针采血法。结果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在穿刺成功例数、标本溶血及标本凝血的发生方面,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避免了真空采血后再次穿刺输液带给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

  • 标签: 婴幼儿 标本 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诱发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方法择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儿保检出贫血的婴幼儿50例,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儿保体检的健康婴幼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分析导致婴幼儿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影响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①母体年龄大、产次多、存在贫血状况;②婴幼儿早产、体重低、易生病者、Apgar评分<7分、添加辅食时间晚等。结论临床应针对母婴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以掌握导致贫血的根本原因,进而给予针对性护理。

  • 标签: 影响因素 贫血 母体因素 婴幼儿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秋季腹泻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对对照组中的33例腹泻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婴幼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方法的满意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7.5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秋季腹泻的婴幼儿进行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幼儿 秋季腹泻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摘要分析近一年来幼儿脱甲病患者增多的原因。根据患者病史特点,微量元素测定等情况判断造成本区域短时脱甲病增多的原因,分析手足口病与幼儿脱甲病之间是否有关联性。

  • 标签: 脱甲病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患有麻疹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部患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后,这42例患有麻疹的婴幼儿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痊愈,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得到了巩固。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婴幼儿麻疹 精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婴幼儿高热惊厥再次或多次发作的预防方法。方法将3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镇静、止惊、控制体温,治疗原发病。干预组在发热早期,体温37.5℃-38℃时应用鲁米那6mg/kg,以后3mg/kg,7-8h用药一次,采用提前预防用药加常规治疗护理,比较2组惊厥复发的对比及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效表好(P<0.01)。结论对婴幼儿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在热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高热 惊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85例脑损伤婴幼儿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385例脑损伤婴幼儿中EEG结果正常44例(11.4%),异常341例清醒期背景θ或δ等慢波增多及两侧大脑不对称215例(55.8%),痫样放电(32.7%)(癫痫发作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中,异常放电类型多灶性痫样放电58例,局灶性痫样放电51例,全脑痫样放电15例,异常放电部位顶区39例,颞区28例,其他部位或多部位57例。结论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异常较多,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发作形式以多灶性和局灶性放电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脑电图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改进小儿洗胃的方法。方法24例中毒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参加洗胃的护理人员数、患儿洗胃体位及固定方法、洗胃液及洗胃液量、胃管的选择、插管的方法、打开口腔的方法共7个方面进行改进。将两种方法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改进组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婴幼儿洗胃方法的改进,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

  • 标签: 婴幼儿 急诊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年龄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4例临床确诊为幼儿急疹的小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中116例为1岁及1岁以内的小儿,占93.55%;其中4个月,6个月,8个月,1岁发病患儿较多,全年散发。所有病例均有发热,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可伴咽部疱疹或溃疡,咳嗽,腹泻,枕部、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前囟隆起,惊厥等。其中75例应用抗生素;102例输液治疗。抗生素及非抗生素治疗,输液及非输液治疗平均热程及皮疹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幼儿急疹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儿,尤其应注意易发幼儿急疹的患儿年龄为4个月、6个月、8个月及1岁这几个年龄段。多以突起高热,热退疹出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可有咽部疱疹或溃疡、枕部、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前囟隆起、咳嗽、腹泻、惊厥等。抗生素及输液治疗不能缩短病程。

  • 标签: 幼儿急疹 年龄特点 早期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