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痛经,为妇科常见病。本病通常在经行前后发作,表现为下腹部的坠痛、腰酸,甚者出现疼痛发射至大腿内侧、痉挛、呕吐、昏厥。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痛经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篇主要阐述原发性。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多为止痛药物类治疗,具有依赖性,停药后常常出现复发,且存在着副作用。导师金影副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此病的致病重点归据与瘀,治疗原则重点也在于化瘀,往往效果甚佳。今取验案1例,供广大专业从事者分享借鉴。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科普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在老年科普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本文综述了我国老年科普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经过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老年科普研究在近年来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早期研究存在断层,但自2016年开始,研究热度逐渐增强。虽然研究机构和学者众多,但尚未形成合力。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老年人健康与养老、科普资源建设、科普传播方式,以及老年科普现状的调查等。展望未来,老年科普研究的焦点将拓展至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赋能科学传播模式的创新、老年科普资源体系建设,以及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方面。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探求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的有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2019年1月开始运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设为观察组),此前运用常规管理模式(设为自身对照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等。结果: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LDL-C、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血压控制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正确服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优尺度回归分析(CATREG)结果显示,较好的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强调社区医疗团队与家庭一体化监督作用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BMI、LDL-C、HDL-C、TG、TC等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知晓率、正确服药率;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中对血压控制有利的影响因素为较好的医嘱依从性、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较高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日本家庭访视照护的体系建设、运营模式、社会保障等经验,对比中日家庭访视照护模式,了解到中国家庭访照护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和保障制度缺位。因此相关部门要统一规划,盘活现有的二级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参与到家庭访视照护工作中,并将家庭访视照护纳入保险报销范畴,努力培养专业人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访视照护体系。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健康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现状,对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我个人的观点思考。为健康养生产业的持续发展进步提供重要参考决策依据。对国内健康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现状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的强烈需求等,提出对国内健康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内健康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刚刚开始兴起,应继续坚持加强政府部门主导,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并且应深入对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理论进行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市场需求日益程度增加,对健康护理产品和保健服务的市场需求也不断程度上升。健康食品产业在推动我国健康现代化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心脏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目前这些慢性病的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已经与高收入国家水平相当,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防控慢性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主要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和重点人群,从全方位维护全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角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聚焦优先领域实施干预分别确定了15项专项行动,其中14项都是围绕着慢性病,这对慢性病防控事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简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世界各地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我国儿童中RSV感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科研紧密结合儿科临床需求,严格按照经典的病毒病原学方法,得到了翔实可靠的结果,为我国的RSV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