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样本确定的为周围型肺癌患者,共64例,2021年7月-2022年5月作为收集病例的时间,检查方法分别为X射线、多层螺旋CT,金标准则为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临床诊断情况的差异。结果:(1)诊断准确率、病灶检出率比较,多层螺旋CT高于X射线,P<0.05;误诊率比较,多层螺旋CT低于X射线,P<0.05;(2)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洞征、棘突征、分叶征等征象检出率比较,多层螺旋CT高于X射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有利于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检出率,且获得更清晰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院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的系统阐述、学习、研究和实践理解,紧密结合现代医院管理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本文拟以某街道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全过程为理论模板,系统分析和阐述了街道医院作为“学习型组织”主要运作的能力模式和关键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分型及宫腔镜治疗相关内容。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9月间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库中,选出76例作为样本进行探讨。将其按照随机法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各组38例。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检查及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利用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最终对比两组的分型、治疗结果等指标。结果:首先,关于两组的分型结果,研究组子宫肌瘤I型28例,II型10例;而常规组I型29例,II型9例。其次,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更短,证明其康复更快。各指标比较,均是研究组占据优势(P<0.05;t=5.650;10.150;4.050)。结论:子宫肌瘤的分型包括I型、II型,且经宫腔镜治疗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子宫畸形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常见病,其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是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的一种少见类型。残角子宫常无明显症状,但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等不良事件,临床上误诊率较高。通过我院1例手术确诊为有功能型残角子宫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进行总结分析,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并对手术关键点的选择提供更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死亡原因,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对织里镇糖尿病患者死亡2021年65例、2022年死亡89例,共154例患者进行死亡回顾性分析。结果:2021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7.69%,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达58.46%;2022年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49.44%,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占59.55%。结论: 诱发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较多,但心脑血管疾病占比较大,且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升高趋势,在临床中需要严格控制相关疾病指标,对原发疾病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格外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及下肢肌电图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OSAHS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OSAHS的相关性。结果OSAHS组47例,对照组38例。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44.3±23.4)次/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917±0.037、0.728±0.101,均低于对照组的0.956±0.016、0.890±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SAItS组27例(57.4%,27/47)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12例(31.6%,12/38)合并周围神经病变,OSAHS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44.3±4.1)m/s比(46.7±3.6)m/s、(34.1±5.1)m/s比(37.7±4.2)m/s、(36.2±4.7)m/s比(40.7±3.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2.12,95%C1:0.68~5.13,P=0.032)、OSAHS(OR=1.52,95%CI:0.42~4.61,P=0.026)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结论OSAHS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及临床尿白蛋白组,每组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取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用ELISA法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和尿MCP-1,以放射免疫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含量。结果MCP-1和CⅣ在微量尿白蛋白组及临床尿白蛋白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螺内酯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MCP-1、CⅣ及UAER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Ⅳ和MCP-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中起重要作用,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实现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测量仪与A型超声联合测量成熟型白内障的个性化人工晶体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的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内固定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例,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和观察组(n=30例,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可提高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对身体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分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的D-二聚体的含量差别,从而探讨D-二聚体在不同分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腹型、肾型及单纯型(AP)患者各18、15及20例,比较以上三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时间(w)的差别。结果三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单纯型,而单纯型患者明显高于肾型,三者当中任意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门无相关性(P〉0.05)。结论以单纯型AP患者为参照,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肾型明显降低,该现象在腹型及肾型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起到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