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供参考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男性占65%。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胸痛(85%)、呼吸困难(60%)和心悸(45%)。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80%)、ST段抬高(70%)和T波倒置(55%)等异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室扩大(75%)、室壁运动异常(70%)和左心功能不全(60%)等异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和心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多种异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和心室扩大等。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及时控制心房颤动、改善心功能,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10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心功能分级及出院时心脏彩超评估情况。结果在呼吸困难改善上,观察组改善率为90%,对照组为54%;在心功能分级改善上,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6%,对照组总改善率为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出院时心脏彩超评估左室大小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演变比较中,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新活素,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DS、SA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SDS、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39/4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5%(32/4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和采取常规护理相比,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SDS、SAS评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参照组(未并发)与实验组(并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急性下壁心机梗死患者发生37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37.00%(37/100)。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4例,占比64.86%(24/37),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占比10.81%(4/37),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比18.92%(7/37),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占比5.41%(2/3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93.65%,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机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特征及变化,根据房室传导阻滞基于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是研究对象的治疗时间,共抽取76例患者,患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通过简单随机化实施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个小组有38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在干预前的FBG和2hPBG指标之间区别较小,结果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的FBG和2hPBG指标之间区别较大,结果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和SDS指标之间区别较小,结果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的SAS和SDS指标之间区别较大,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实施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