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阿尔胡韦沙赫油田位于阿曼北部海域,该油田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在采油30年之后已处于高含水期,仍然有优质井投入生产。在裸眼完井或衬管完井的油层剖面中,应用了垂直和水平井技术并与各种气举或电潜泵组合装置相结合。油田的大面积延伸需要完整的数据采集,以便研究地下情况的不确定性。增加产量主要是采用多学科研究组方法,以便确定一种最佳方法来识别剩余油目标,并且使用基础石油工程手段以更协调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级。目前标定的原油最终采收率为25%,仍在继续试验研究不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和增产措施,预计在裂缝不发育区域通过混相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增加原油采收率10%—15%。
简介:新场沙溪庙组气藏具有“纵向厚度大、平面展布广、盖层遮蔽性能好、盖层与产层应力差值明显”等适合于大型加砂压裂改造的地质基础和条件。前期采用中小规模压裂时,表现出“产量递减快、稳产效果差”等不利于气藏提高整体采收率的状况。通过对制约和影响大型压裂效果的关键工艺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以造长缝为核心的大型压裂关键工艺技术方法,并成功完成了加砂规模200.5m^3的超大型压裂现场试验。现场实践表明:大型压裂具有“稳产效果好、勘探评价效益优”等特点,为新场沙溪庙组气藏“厚大型”储层高效开发和勘探扩边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内类似储层改造提供了有益参考。图2表4参5
简介:近期在沙依巴赫(Shaybah)油田钻成一口有8个侧向分支且组合水平长度达12.3km的最大油层接触面(MRC)水平井,本文阐述其钻井、完井、井下动态和油藏特性描述结果。该井是作为一项先导性试验方案的组成部分而钻的井,用以评价最大油层接触面井的实际挑战和对油藏动态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沙依巴赫油田内8口具最大油层接触面井的结果指示出,在油井生产能力和降低单位开发费用方面有可证实的显著效益。钻最大油层接触面水平井这一先进的钻井技术,对于高效开发致密相油层有肯定的积极意义。与水平长度1km的单侧向水平井相比,组合长度12.3km的最大油层接触面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提高6倍,单井开发费用减少4倍。
简介:戈格兰达格-奥卡雷姆(Gograndag-Okarem)油气区位于土库曼斯坦西部里海盆地的东缘。从晚古生代到晚新近纪,南里海盆地的陆内坳陷经历了复杂的加积和裂谷作用,当时在周围的厄尔布尔士(Alborz)和科佩特山冲断带发生了碰撞造山运动。受挠曲加载和冷却作用的共同影响,盆地沉降速率很高,厚层高频三级层序的存在可以说明这一点。古阿姆河向西进积的大型上新世三角洲体系沉积了一套被称为红色群(RedColorGroup)的碎屑岩地层,厚度接近6000米。这一大型三角洲楔体最初可能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5.5Ma?)沉积的,同时在上新世和第四纪逐步由退积转变为进积。这一沉积体系大致和阿塞拜疆的产油层系是同位地层。晚上新世的滑脱构造是科佩特冲断带右旋横推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一系列平行的东北一西南向褶皱构造,其中四面倾伏的背斜聚集了油气。在已知的五个背斜构造带中,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获得了商业油气发现,而第三个构造带也有少量油气发现。解释认为,上、下红色组的多层叠置超压储层是在河控低能三角洲环境中沉积的分流河道、分流河口坝和洪积砂岩。根据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了厚度为100~150m的受气候控制的三级层序。发育良好的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沉积层是主要的油气产层,其上覆盖有海侵体系域的暗色页岩(最大洪泛面)(外陆架、前三角洲相)。虽然区内存在高位体系域砂岩(三角洲前缘相),但它们的油气潜力较小。其有效粒间孔隙度为16~27%,渗透率50~1000md,超压10.5~16.5PPg。成熟度研究表明,原地烃源岩未成熟,目前产油区生油窗顶面埋深大约是4000米。根据阿塞拜疆的研究,所推测的烃源岩为迈科普组(渐新统一下中新统)。泥火山、逆冲断层和顺应�
简介:为了研究阿拉巴马州侏罗系风成诺夫利特组(NorphletFormation)早期颗粒包壳及其对深部储层物性的影响,我们开发了基于过程的模型,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其他陆相的常规及致密气藏的勘探与开发。诺夫利特组是一套主要的含气储层,埋深为6645m,温度为215℃,其中成分接近、具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储层物性相差很大,有的是优质储层,而有的是劣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在沉积之后不久形成的颗粒包壳是造成深部诺夫利特组孔隙度差异高达20%、渗透率差异高达200md的原因。我们在诺夫利特组沙丘砂中共识别出了3类颗粒包壳,它们形成于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不同部位,并且对深部储层物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沙丘下陷到浅层超咸地下水中的地方,形成有成岩绿泥石包壳,它们保存了很高的深部孔隙度(20%)和渗透率(200md)。而在有周期性淡水注入的稳定沙丘的渗流带,形成有连续的切向伊利石包壳,这类颗粒包壳保存了比较高的深层孔隙度(高达15%),但渗透率却较差(小于1md),这种现象与后期高温成岩伊利石的连锁形成有关。在颗粒因风力搬运而遭受磨蚀的活动沙丘中,形成有不连续的颗粒包壳,这类包壳出现在深部致密层中,石英胶结物普遍存在,孔隙度比较低(小于8%),渗透率也较低(小于1md)。这些认识与60口井的资料相结合,用于绘制整个莫比尔海湾地区致密层和多孔层的预测性等厚图,这些图件可用于布井、地质建模和油田开发。
简介:本文把高分辨率碳同位素特征与岩心描述及伽马测井资料相结合,并将之作为对比工具,在实现更精确定年的同时,对沙特阿拉伯舒艾拜组(Shu’aiba)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细化。舒艾拜组浅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与古地中海深海记录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该组的下白垩统源自海相c”特征。舒艾拜组碳同位素值介于1.5‰到6‰之间,成岩作用的影响很少甚至没有;氧同位素值介于-2.7‰至-6.7‰之间,但在成岩过程中发生过变化,不能用于化学地层学分析。舒艾拜组锶同位素记录介于0.707356到0.707454之间,因成岩作用影响而与标准的阿普第阶记录略有不同。舒艾拜组台地是一个大型复合居序(约7m.Y.),由下阿普第阶7个高频层序和上阿普第阶另外2个进积层序构成。根据岩心描述和伽玛测井资料对碳同位素数据进行了标定,建立了两个详细的高分辨率地层剖面。碳同位素数据有助于细化舒艾拜组内部地层结构,特别是在陆坡和开阔海环境中沉积的横跨上、下阿普第阶界面的这套地层。舒艾拜组底部的Hawar“致密”地层单元的碳同位素值记录了与全球天然气水合物选出事件相关的重要衰减过程,其后为与全球海洋缺氧事件1a同期的层松藻(Lithocodium)和似核巴契藻(Bacinella)相沉积有关的重要正向偏移。在大多数井中,台地上厚壳蛤建造底部的炭同位素值约为4.5‰,而且表现出一致的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向舒艾拜组项部则呈逐渐衰减之势。虽然碳同位素值也存在与侧向沉积相变化(从泻湖相、边缘相、斜坡相、开阔海相到台盆相)有关的一定变化,但仍具有相似性且全油田可进行对比。没有太多证据支持与大气淡水成岩作用有关的碳同位素值衰减。但氧同位素记录可能受到与近地表暴露有关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影响,
简介:本文探讨了砂岩的成岩蚀变作用和由此导致的储层物性变化是否受到了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厄瓜多尔奥连特(Oriente)盆地白垩系纳波组(Mapo)的u段和T段砂岩。这些砂岩的沉积相为河流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包含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通过微探针分析、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观察并得出了相关资料。纳波组u段和T段砂岩由细粒一中粒石英砂屑岩和亚长石砂岩组成。成岩事件包括绿泥石、早期和晚期高岭石/地开石、早期和晚期碳酸盐(菱铁矿、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以及石英的胶结作用。成岩早期的作用包括绿泥石颗粒包壳的形成、高岭石颗粒填充和菱铁矿胶结。绿泥石在TST砂岩中缺失,但在LST-HST砂岩中很常见。成岩早期的高岭石在LST中未有发现,但在LsT—HsT砂岩中常见。u段和T段中,成岩中期的胶结物相对于层序地层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在u段砂岩中,方解石常见于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仅常见于TST砂岩。s2菱铁矿可见于TST和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石英胶结物和高岭石/地开石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类似的分布。在T段砂岩中,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Fe—dolomite/ankerite)仅常见于TST砂岩,而方解石、石英和地开石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相似的分布。高岭石胶结物的分布被认为是在海平面下降期间、相对较剧烈的大气降水注入的结果,而绿泥石胶结物可能是先成粘土矿物(如磁绿泥石)埋藏成岩转换的结果。磁绿泥石是在潮汐水道和河口湾环境申海水一淡水的混合水体中沉淀而成的。U段和T段绿泥石胶结物似乎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发育,从而使砂岩保留了12-13%的原�
简介:在经历过剥露作用的含油气盆地,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最大埋深一般都具有不确定性。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产气区奥特韦盆地(Otway)就是如此,该盆地曾经历过多期次的剥露作用。在分析下白垩统河流相页岩声波时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估算了110口陆上和海上油气井中地层的剥露幅度(exhumationmagnitudes)。结果表明,在奥特韦盆地东部陆上部分,后阿尔布期(post—Albian)的净剥露量很大(〉1500m),而在该盆地的其它地方,净剥露量一般很小(〈200m)。这些结果与根据热史资料得出的估算值一致。与中白垩世和新近纪挤压构造有关的净剥露量分布表明,剥露作用主要受控于板块边界作用力驱动下的短波长盆地反转(short—wavelengthbasininversion)。白垩纪早期,在奥特韦盆地东部陆上部分和盆地北部边缘一带,较大的埋深与高地热梯度耦合,使下白垩统烃源岩大都进入过成熟状态,来自最初充注的任何剩余烃类可能都被捕集在高度压实的储层和/或(与裂缝有关的)次生孔隙中。然而,在埋藏较深时期,这些储层中的蒙脱石粘土矿物转变为伊利石,使储层脆化,发生天然水力破裂作用,为低渗透率油气区带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当前接近最大埋深的烃源岩,其温度适合于天然气的生成,控制这些地区油气勘探潜力的关键因素是断裂圈闲的密封性以及油气充注和圈闲发育的时空配置。